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自主心得体会(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自主心得体会 篇1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体会到了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重要性。在此,我想谈谈我对自主学习的一点小小体会。
1、自主学习能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
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而且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他们在教师的强迫下学知识都更可贵。
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学生受益无穷。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开阔思路,丰富想象;需要不断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成功的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自我发展。
自主心得体会 篇2
近几年,我一直在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课改的一些内容。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努力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力争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科学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产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的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主动地学习,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自主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班的小组管理启动较早,但大多数是受王校长的启发。王校长他带我们班的课,他的课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是大手笔,当我观察到一些可喜的课堂效果时,我就下定决心搞小组管理机制和有条件的有时机的推进落实高效课堂。
这其中也得到几乎全班学生的支持理解,因为他们从自主管理和部分高效课堂中看到了老师的诚心看到了老师对他们终身发展的期待,所以他们尽力配合力求转型……这是一个方面,是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我们老师管理上的被迫转变,不得不与时俱进。
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有一次下楼梯时无意碰到我班两个女生的对话,而且是成绩好也很听话的女生,她们说“真烦人,班主任管学生总是靠压……”我听后并没斥责而是善意的微笑和反思。第二个例子其实我们好多班主任都被学生起了个代号,但不是绰号,叫么事呢?叫“老板”,意思是“整天老板着脸”,这就是学生对班主任的'认识,这不得不又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在历史课里面经常讲一句话“乱世需要强权,顺世需要民权”,而我们的班主任管理长期在“乱世”和“顺世”之间徘徊,所以除了强权,除了“老板”作风外,必须要注入亲和力要放开架子,弯下腰去收获快乐。
自从我们二(12)班的自主管理模式启动后,我通过与王校长和其他老师经常研究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对务实的可行性方案:一是强化分组考勤,班级管理搞值周制度,每小组管一个星期,组长牵头组员分工协作。
二是淡化班干部的作用,放手让组长施展能力,班干部只协助值周组管理。
三是为确保安全在班内组建“安保应急小组”,组建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重抓安全。
四是坚持做到周评月结,每星期天总结点评一周的情况各小组视分数差距自主整顿。每月总结优秀小组和优秀组员,目前,我已表彰了两次,一次在班上唱“卡拉OK”,一次是照付他们上,这第三次我准备带他们搞野炊。
第五个方面是认真管理课堂记载,分组打分,让组长过目。虽然这些办法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但总体上合乎班情合乎学情,而且自主管理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最后一定会应了那句传统老话“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谢谢大家!”
自主心得体会 篇4
近几年,我一直在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课改的一些内容。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努力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力争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科学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产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的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主动地学习,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