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出的智能体支付协议(AP2)创新性地整合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货币支付能力,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消费场景提供了灵活解决方案。
此举让谷歌与支付巨头Visa和万事达卡形成直接竞争——这些公司同样在争夺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购物市场。2024年稳定币交易量飙升至5.7万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暴增66%,谷歌的入局时机显得颇具战略意义。
AI代理如何管理你的资金
新协议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企业如何确信AI代理确实获得了用户资金的使用授权?谷歌采用名为"数字授权书"的防篡改电子合约作为凭证,这些合约可证明用户已授予AI代理进行特定消费的权限。
谷歌Web3负责人詹姆斯·特罗曼斯向《财富》透露:"该协议从底层设计就兼顾了传统支付轨道能力与稳定币等新兴支付方案。"
系统提供两种使用场景:即时消费场景中,用户可对AI代理发出"帮我找白色跑鞋"等指令,代理展示选项待确认后完成支付;预定场景则支持设置"演唱会门票开售时立即购买,预算200美元"等自动化规则。
包括美国运通、万事达卡、PayPal、Coinbase和Salesforce在内的60余家企业参与了协议开发。
稳定币站上舞台中央
谷歌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达成合作引入稳定币支持。这种锚定法币(通常为美元)的数字货币能保持价格稳定,与波动剧烈的比特币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coinbase
Coinbase工程总监埃里克·雷佩尔解释合作初衷:"我们都在探索如何让AI实现价值互传。"
稳定币市场近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交易规模达27.6万亿美元,已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的总和。目前全球流通的稳定币总价值约2800亿美元。
其重要意义在于:稳定币支持7×24小时即时结算,完美契合AI代理随时可能触发的消费需求,而传统银行系统常受限于营业时间与处理延迟。
战局升温
谷歌在这个新兴市场面临强劲挑战。Stripe近期推出专为稳定币支付设计的Tempo区块链,获得德意志银行、Shopify和OpenAI等巨头支持。
万事达卡在2025年4月推出Agent Pay系统,通过专用通证实现AI代理支付;Visa则紧随其后发布直连其支付网络的AI支付工具。
这场竞赛折射出消费者对AI购物的旺盛需求。Salesforce2025年3月研究显示:66%消费者希望AI代理能抢购限量商品,65%期待代理在价格跌至目标区间时自动下单。
支付公司看到巨大潜力。加密基础设施公司Fireblocks CEO迈克尔·绍洛夫指出:虽然支付类客户仅占其客户总量的11%,却处理了16%的稳定币交易,且季度增长率超过30%。
现实应用场景
谷歌设想的AI代理能处理复杂购物任务。例如用户规划周末旅行时,只需告知代理:"预算700美元,预订11月第一个周末棕榈泉的机票和酒店",代理便会协调多个预订平台寻找最优组合并同步完成支付。
另一个典型场景是智能补货:当顾客指定"监控绿色款夹克库存,发现后可溢价20%购买"时,代理将自动执行采购。
这种能力不仅适用于消费端,企业也可利用AI代理实现自动补货或供应商议价等采购流程。
监管东风加速普及
《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商提供明确监管框架,这种政策利好正吸引更多企业布局稳定币。
花旗集团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超越当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
增长动力来自多重优势:相比传统银行,稳定币能降低30-60%的跨境支付费用,并提供传统金融受营业时间限制无法实现的即时结算。
数字支付革命
谷歌的入局标志着AI支付已走出实验阶段。通过Android手机和Chrome浏览器构成的生态帝国,新协议将获得海量潜在用户。
这场竞赛意义深远。正如银河数字CEO迈克·诺沃格拉茨预言:"AI代理可能成为稳定币的最大用户。"在此领域建立早期优势的企业,或将掌控下一代数字商业的关键基础设施。
随着谷歌、Stripe、Visa和万事达卡全面发力,AI消费的军备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