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融监管机构最新警示:网络攻击与加密资产风险正形成叠加效应,倒逼传统金融体系加速数字化转型与防御能力升级。
信号很明确:要么建立防御韧性,要么在数字市场进一步蚕食传统金融时陷入被动。
网络安全威胁加剧
欧盟网络安全局(ENISA)监测到攻击事件激增,银行和市场基础设施持续遭受勒索软件和DDoS攻击,这些攻击往往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助推。
为强化防御,《数字运营韧性法案》(DORA)已于2025年1月17日生效,要求银行和市场运营商必须加固系统、加强风险报告,并应对关键ICT供应商的潜在风险。这项立法相当于一记警钟:若不快速修补漏洞,网络犯罪分子和敌对势力将趁虚而入。
加密崛起考验监管与银行体系
监管机构承认目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传染风险仍有限,但银行与数字资产的关联正快速加深。ESMA报告显示,特朗普总统任内的亲加密政策曾推动市场总市值在2024年底达到创纪录的3.3万亿欧元。
这一势头未能持续。随着宏观经济逆风出现,2025年4月加密估值已暴跌18%至2.7万亿欧元。尽管市场下行,银行仍通过推出模糊加密与传统金融界限的新服务,持续扩大数字资产敞口。
监管机构的担忧已转向:问题不在于加密是否增长,而在于当市场波动蔓延至主流金融时,系统能否承受冲击。EBA和EIOPA的网络安全数据显示,2025年下半年金融业面临的数字威胁持续攀升,风险等级维持在高至极高区间。
监管机构表示,随着区块链应用深化和华尔街式参与加速,企业必须强化网络防御,为加密全面融入传统金融的未来做好准备。对投资者而言,机遇真实存在,但风险也同样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