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毛遂自荐的意思解释 毛遂自荐的出处及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的意思解释 毛遂自荐的出处及成语典故

时间:2025-11-04 11:18:47

成语是比较易记易用、简短精辟的固定短语,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成语“毛遂自荐”是什么意思?下面准备了毛遂自荐的意思解释、出处及成语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毛遂自荐的意思解释

▶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自荐:自我推荐。

意思解释

毛遂自荐,字面意思是“毛遂主动推荐自己”,指在没有他人举荐的情况下,主动站出来承担任务或展示才能。

该成语引申为赞扬主动请缨、勇于担当的精神,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自我推荐的行为。

毛遂自荐常用于书面或口语中褒义地评价敢于自我推荐的人,也可用来鼓励人们主动争取机会。

毛遂自荐的拼音

▶ 【máo suì zì jiàn】

出处

▶ “毛遂自荐”成语来源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的故事。

其中毛遂主动请缨出使楚国的事见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历史典故

典故: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

平原君准备从门客中挑选20名能人一同前往,但只选出了19人,还差一人。

这时,门客毛遂主动站出来,自我推荐要求随行。

平原君起初不以为然,认为毛遂在门下三年默默无闻,可能没有真才实学。

毛遂回答说:“我今天请求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把我放进袋子里,整个锥子早就露出来了,岂止是露出个尖儿?”

这就是成语“锥处囊中”的由来。

后来毛遂果然在楚国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赵国成功与楚国结盟。

典故的意思

▶ 毛遂的事迹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勇于自荐、把握机会的精神。

▶ 后世将此事称为“毛遂自荐”,用以概括并歌颂主动请缨、勇于担当的美德。

毛遂自荐近义词

▶ 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承担某项任务,与毛遂自荐含义相近。

▶ 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主动站出来,亦为勇于担当的表现,与毛遂自荐同属主动担当类成语。

▶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主动承担,侧重责任担当的精神,与毛遂自荐相互呼应。

这些近义词共同体现了“主动请缨、勇于担当、把握机会”的核心含义,但各自侧重的情境或动作有所不同,可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