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 围魏救赵的出处及成语典故

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 围魏救赵的出处及成语典故

时间:2025-11-04 11:18:47

成语是比较易记易用、简短精辟的固定短语,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成语“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下面准备了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出处及成语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

▶ 围魏:围攻魏国;救赵:解救赵国。

意思解释

围魏救赵,字面意思是“围攻魏国以解救赵国”,指在战争中通过攻击敌人的要害或薄弱环节,迫使敌人放弃原有目标,从而间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该成语引申为一种间接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于形容在复杂情况下,通过迂回或间接手段达到目的的高明战术。

围魏救赵常用于书面或口语中,褒义地评价智谋或策略的高超,也可用来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

围魏救赵的拼音

▶ 【wéi wèi jiù zhào】

出处

▶ “围魏救赵”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关于孙膑的记载。

其中孙膑通过围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撤回以解赵国邯郸之围的事迹,成为这一成语的源头。

历史典故

典故:孙膑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赵国。

孙膑分析形势后,认为直接救援邯郸并非上策,于是提出“批亢捣虚”的策略。

齐军没有直奔邯郸,而是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撤军回援。

齐军在庞涓回军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伏,大败魏军,从而解了邯郸之围。

典故的意思

▶ 孙膑通过围攻魏国都城的方式,间接解救了被围的赵国,体现了高超的军事智慧。

▶ 后世将这一战略称为“围魏救赵”,用以概括并歌颂这种避实击虚、迂回制胜的军事策略。

围魏救赵近义词

▶ 声东击西——表面上攻打东边,实际目标是西边,与围魏救赵含义相近。

▶ 避实击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其薄弱环节,亦为类似的军事策略。

▶ 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围魏救赵同属间接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些近义词共同体现了“间接解决问题、避实击虚、以智取胜”的核心含义,但各自侧重的情境或手段有所不同,可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