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民众正转向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对抗传统金融不稳定性的新型投资工具,调查显示这一趋势在战争与通胀背景下持续增长。
乌克兰人将比特币视为财务保障
由WhiteBIT交易所委托益普索开展的调查表明,受持续战争、通货膨胀、货币波动及不确定性影响,乌克兰人不再将传统金融模式视为最可靠选择。
这项于2025年4月至5月进行的调查覆盖650名18-65岁的财务活跃受访者,他们居住于人口超10万的城市(不包括临时占领区和交战区)。
受访群体包含300名有收入且不排斥加密货币投资的财务活跃者,以及350名已将部分储蓄配置为加密资产的民众。
研究数据显示,超半数受访者正转向多元化而非保守型投资策略,已开始考虑或使用现金、银行存款之外的新型投资工具。
调查强调,传统储蓄工具正与加密货币等新型工具形成互补,目前加密资产已与银行账户、房地产并列最受欢迎的投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正逐渐褪去"另类"标签,不再仅是交易工具,而成为乌克兰现代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常规选项: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交易(57%)、长期资产存储(52%)、抗通胀储蓄(51%),以及日常金融交易与资产转移。
图表显示,49%受访者将数字资产视为获取高额资本的机会,47%视其为创收工具。同时,31%认为加密资产能抵御通胀,41%将其作为对冲战争经济影响的防护盾。
调查还发现,乌克兰投资者"愿意为自身财务未来负责",表现出对财务独立和行业知识学习的强烈意愿。
研究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在军事动荡时期,民众愈发寻求能独立于国家或银行体系运作的金融工具。"
无独有偶,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9月报告显示,在EBRD区域内多国政府利息支出占GDP比重居高、公共债务高企的背景下,乌克兰已成为加密货币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报告称:"由于持续战争叠加农业歉收,乌克兰2025年增长预期已下调",同时外部部门状况持续恶化。
尽管如此,乌克兰仍以超高加密资产渗透率脱颖而出,在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全球加密采用率排行榜中跻身前十。
期间该国加密货币流入量超1060亿美元(主要来自机构及专业转账),民众累计花费8.82亿格里夫纳购买比特币。
乌克兰加密生态现状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通过比特币等加密捐赠获得国际社会大量援助。2022年3月,泽连斯基总统签署《虚拟资产法》,启动该国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框架建设。
但该法因等待税法修订尚未实施。去年数字转型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博尔尼亚科夫强调:"战时必须充分利用所有机会发展新经济领域,加密行业合法化可产生数十亿格里夫纳的经济效益。"
2025年间立法者持续完善监管框架,旨在为纳税人、监管机构、立法者和专家提供"构建虚拟资产多重征税场景"的实用工具。
9月初,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案草案一读,确立包括税收在内的行业监管基本规范,据悉该法案使乌克兰立法更接近欧盟MiCA框架。
立法机构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审议法案文本,为预计2026年初进行的二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