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复读生仅需重考三科
每年高考后,总有一部分考生因成绩不理想或志愿填报失误选择复读。但你知道吗?2025年的高考复读政策有了不少新变化!,下面给大家分享高考复读政策,欢迎阅读!

自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此后,社会考生甚至大龄考生成为每年高考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今后,14门学业水平考试将贯穿高中三年,这将增加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难度。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起,社会考生恐怕仅能参加高职院校入学考试。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高考改革方案仅在浙江省、上海市两地试点,三年内还不会影响全国社会考生。但“2020年起,社会考生恐怕不能再圆梦清华、北大等学术型高校,只能参加高职院校的入学考试”。
根据教育部新规,14门学业水平考试将贯穿高中三年。这则意味着,以往社会考生仅在高考期间参加统一考试即可,今后,学业水平考试更加学校化和日常化,社会考生需要在三年期间完成14门学业水平考试才可获得参加高考资格,大大提高了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门槛。
历年为考上理想高校的学生均选择复读。今后,如果考生选择复读,14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保留还是重考?
对此,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浙江省采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终身有效,选考科目成绩两年内有效”的原则。这则意味着,以往复读生重新高考需参加语、数、外、文综或理综科目考试,但今后复读生则可在两年内仅重考语、数、外三门科目。“这或许会增加复读生的数量。”知情人士表示。
高考复读政策
一、政策大调整:公办高中不招复读生了?
2025年高考复读最显著的变化是公办高中全面禁招复读生。
目前,四川、云南、黑龙江、山东、贵州等省份已明确要求公办高中不得开设复读班或接收复读生。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考生若想复读,只能选择民办高中或专业复读机构,而这类学校的学费通常较高,经济压力可能成为复读的隐形门槛。
不过,政策并非“一刀切”。例如,山西虽未禁止复读,但规定2024年被录取后未报到的考生,2025年高考同分时录取顺序排在应届生之后。
此外,教育部强调,复读生与应届生在高考录取中享有同等政策,不存在“减分”或“歧视”。
二、复读资格:哪些人符合条件?
并非所有人都能复读!2025年复读的基本要求包括:
年龄限制:一般要求复读生不超过22岁(即复读时年龄≤23岁),超龄考生需通过自考等其他途径升学。
学历要求:必须持有高中毕业证书,并提供高考成绩单作为复读资格证明。
学籍处理:复读生需将学籍转入复读学校或机构,若选择跨省复读,还需符合户籍或学籍所在地的报名规定。
注意:部分省份(如云南)要求复读生前一年高考成绩达到省内最低控制线,否则无法报名。
三、复读限制:这些学校和专业“不欢迎”往届生
复读生虽能参加高考,但部分院校和专业明确拒收往届生:
军事类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仅招收应届毕业生。
特殊招生项目:保送生、国防生、医学本硕博连读班等,通常仅限应届生报考。
专项计划:若考生此前被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但放弃入学,次年将失去该计划的报考资格。
此外,山西省规定,复读生与应届生同分时录取顺序靠后,可能影响热门专业的竞争。
四、复读手续:材料准备与流程
复读并非简单“重读一年”,需提前办理以下手续:
报名材料:身份证、户口本、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学籍转移:若更换复读学校,需办理学籍档案转移,部分机构可代办。
社会考生报名:未在复读机构就读的考生,需以社会考生身份在户籍所在地教育局报名。
关键提醒:复读生必须回户籍地参加高考,跨省复读需提前确认政策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