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与深度赏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与深度赏析

时间:2025-11-05 09:36:01

五千年文化积淀,三千年诗韵流长。那些穿越时空的智慧结晶,至今仍在叩击心灵。当读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般警句时,仿佛看见古人正执笔挥毫,将人生真谛凝练成永恒的墨迹。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密码,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什么意思?

这句箴言揭示了一个辩证真理:再睿智的决策者也可能出现疏漏,而看似笨拙的思考也可能迸发灵光。它打破了人们对智慧与愚钝的绝对化认知,展现出思维活动的复杂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是哪?

此句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如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思考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即使经过反复推敲,智者仍可能遗漏关键细节;而持续思考的愚者,终会在量变中产生质变。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全文赏析

原文语境中,这句话出现在韩信与李左车的对话里。败军之将李左车以此自谦,却道出了认知局限性的普遍规律。这种思想与《孙子兵法》"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一脉相承,都强调全面权衡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这句古训更具现实意义。它提醒决策者要保持谦逊,警惕思维盲区;也鼓励普通人相信持续思考的价值。东西方管理学界提出的"集体智慧""头脑风暴"等概念,恰与此古训暗合。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这位忍辱著史的伟人,用生命铸就了"史家之绝唱"。他在《史记》中记载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更是对人性与智慧的深刻洞察。

以上就是关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深度解读,更多经典解析请持续关注本站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