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精选3套)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精选3套)

时间:2025-11-03 14:08:02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精选3套)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练习题,只有多做题,学习成绩才能提上来。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反复再反复的过程,多做题。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 1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若( )若( ) ( )( )相接

人( )人( ) ( )( )并进

山( )地( ) ( )天( )地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 )。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再近些,只见(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

三、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宁静

1.房间里非常( ),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 )的湖面上。

3.夜晚,( )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答案:

一、若隐若现水天相接人山人海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二、1.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2.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三、1.安静2.平静3.宁静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 2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ao1( )节 ②li4( )枝 ③枸qi3( ) ④门mei2 ( )

⑤脸jia2 ( ) ⑥pao2( )制 ⑦挑ti1( ) ⑧家pei1(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马当先: 。

②顾名思义: 。

③家醅: 。

④酬谢: 。

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

抒发了____________之情。

4.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③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5.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6.第①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十二碟”:____________。

“我请你吃十二碟”:____________。

7.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第②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

9.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0.用“‖”把文章分成四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11.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正面描写有:____________ 。

侧面渲染有:____________ 。

12.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13.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

14.概括本文的中心。

1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三、写作

16.新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满载着欢乐的'。你儿时的新年是怎样过的?把它写下来,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①宵 ②荔 ③杞 ④槛 ⑤颊 ⑥炮 ⑦剔 ⑧醅

2.①形容领先。

②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③自家酿的酒。

④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3.散文 琦君 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

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一)5.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6.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7.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8.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9.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二)10.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故乡风俗:生病的孩子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第二段(3、4自然段):叙述母亲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并将百衲衣送给我。

第三段(5自然段):叙述请教民俗学家,知道穿百衲衣的真正含义。

第四段(6、7自然段):赞美穿百衲衣体现了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1.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

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12.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

13.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4.通过叙述作者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5.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三、16.提示:要表现出过年的风俗及乐趣。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习题及答案 3

一、基础

1.下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枯瘠(jǐ)轻铮╯ī)剽悍(piāo)凝眸(móu)

B.慷慨(kǎi)腼腆(tiǎn)携手(xié)真挚(zhì)

C.弥漫(mi) 聆听(ling) 葱茏(cong) 嫉妒(ji)

D.萦回(yíng)勉强(qiǎng)融融泄泄(yì)对峙(zhi)

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孤僻腼腆井然有序如醉如痴

B.慷慨恫吓刻勤刻俭青黄不接

C.叫嚣奢侈左顾右盼蹑手蹑脚

D.携手翡翠高瞻远瞩花团锦簇

3.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曲的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班级整整有六十多人。

B、我知道李小朋的身份证是8月1日生的。

C、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同学们的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5.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教育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____最基本的内容,____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____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寻求知识,______自己的知识领域。

A撷取掌握培养拓宽

B撷取把握培训拓宽

C获取了解培育扩大

D夺取通晓培养扩宽

6.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作者国籍作品体裁

A.丰子恺中国白鹅散文

B.莫德.林赛美国地毯下的尘士童话

C.埃德加.斯诺加拿大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传记

D.泰戈尔印度纸船诗歌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勾,错的打叉)(6分)

⑴《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

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对青春的肯定,同时是对老年的否定。( )

⑶《乡愁》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

⑷《纸船》倾诉了诗人童年的梦想。( )

⑸“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解放区的勃勃生机,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

⑹“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反映了诗人想急切成名的心情。( )

8.“醉打蒋门神”,“景阳岗打虎”……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这个英雄的名字_________。(1分)

9.请你找出下面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_____改_____

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_______改______

10.仿照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2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1984年为甲子年,1985年为乙丑年,……2004年为甲申年,今年为丙戌年。依此类推,2008年为___________年。(2分)

12.在古诗中填表示颜色的词。(4分)

(1)___树村边合,___山郭外斜。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3)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两个___鹂鸣___柳,一行___鹭上___天。

13.原文填写:(12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街小雨润如酥。

(3),甲光向日金鳞开。

(4)《我爱这土地》诗中有两句诗经常被引用,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愁》诗中作者

二.阅读部分(41分)

(一).小树的灵魂(18分)

前年春节,我从承德叔叔家带回一株小柏树。小柏树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坐在托盘里,托盘里水幽幽存焉,透着殷实之气。可是,它能在北京落户吗?我心里没有底。直到有一天,小柏树的枝条上冒出鲜绿的新芽时,我才放下心来。

小柏树的存活,使我感到养些木本植物该是不难吧。我便来到花市上,选购了三株盆景——小榆树、小榕树和小枫树,并与小柏树一起摆在了窗台上。一时间,窗台上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好看极了。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依栏沉思的女人。小榆树则以稠密而热烈的叶子,显示了繁荣景象。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因为它的每片叶子都在翘首以待那个火红的秋天。倒是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一块土里土气的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些相形见绌。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盘里有点水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浇水,喜阴喜阳,很有些讲究。就是浇水也不能大意,弄不好还会烂根。为此,我真请教了不少花匠。

谁知,越是竭尽呵护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还不到秋天,小枫树的叶子忽然打卷了,有的还变黑,一副病兮兮的样子。我赶紧四处求医,忙着打药治疗,盼着它“春风又绿”。然而,可叹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见着一片片叶子都卷了起来。小枫树到底一命呜呼了。我也好生伤感。原本我还期待着坐在屋里独赏红叶呢!

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起来。小榆树和小榕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一场雪后,它们的叶子几乎全干了。便想:大概是冬眠吧。而我依然按时浇水,尽职尽责,以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让它们再吐新绿。然而,它们再也没有醒来!

如今,小榆树,小榕树,小枫树的“遗骨”陈列在阳台上,好像三块墓碑,让人神伤。

这时,我却不得不惊异于小柏树的生命力了。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竟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赏,令人感奋。

我禁不住把小柏树搬到写字台上,仔细端详起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是的,树是有灵魂的。人类从“树神崇拜”时就这样认为着。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植物是有灵魂的”。不过,灵魂与灵魂却有所不同。正如人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灵魂。然而,一个美丽的灵魂却是需要历练的。小柏树一定是历练过的,否则它不会有这样叫人暗暗尊敬的树品。其实,它的树品本来就有着悠远的脉系。《山海经》记载:“白於之山,其上多柏。”《国语》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至于“柏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可谓得其真也”的`说法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画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我想:人品如此,树品亦然。只可惜我与小柏树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赏悟不敏,实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树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树!

1、解释词语。(2分)

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翘首以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是从哪两方面对比小柏树和其他三株树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两处描写小柏树外形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谁知,越是竭尽呵铲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小柏树的根须一段突出了小柏树什么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用《国语》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横线画出两处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感情。(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柏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老马(12分)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9.下面对诗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有“扬起来很很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发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

11.下列对该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马》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B、《老马》实际上写的就是诗人自己。

C、《老马》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

D、《老马》写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三)文言文(11分)

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拿)酒且(将)饮之,乃(却)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给它添上脚)!”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本)无足,子安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2.解释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4分)

其:_______,之:________,遂:_________,亡:_________。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3分)

蛇固无足,子安为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这样说过:“朋友是这么一批人,是你容易忘掉的人,是你痛苦时第一个想找的人,是给你帮助不用说谢谢的人,是惊扰之后不用心怀愧疚的人,是你走麦城也不对你另眼看待的人,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一.1A2B3D4C5A6B7对错对对对错8.武松9.欲闻

10.示例:书是良药,能够帮助人们医治愚昧。

书是渡船,能够把我们渡到成功的彼岸。11.戊子

12绿青红紫黄翠白青13.略

二.1、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盼望。

2、从外形和对人的要求两方面对比的。

3、找对即可,如“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

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

4、承上启下

5、小柏树依靠自己力量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精神

6、赞美小柏树在贫瘠的土地上仍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7、如:“我也好生伤感”写出了小枫树死后我的惋惜和悲伤。

“让人神伤”写出了三株树都死后我的极度失望与悲伤。

“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写我的心灵被小柏树的顽强震动了,

体悟到了它灵魂的美丽。“失敬了,小柏树!”表明对小柏树深深的敬意。

8、启示我们不可盲目地抱怨、逃避,要与生存环境抗争,要具有顽强的斗志。

9.A10.C11.D12.他的指酒于是没13.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替它添上脚呢?

14.画蛇添足15.告戒人们不要做多余的事。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八年级语文练习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