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1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课。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的作品,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并满怀激情地向孩子们展示了纳米时代纳米技术美妙的应用前景,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全文共5个自然段,调理清楚,语言表达准确、严谨;围绕“纳米技术”分别介绍了它的含义、运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第1、2自然段介绍了纳米技术,为了让读者形象的感知纳米,课文借助熟悉的食物进行解释说明,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读者感知纳米的小。第3、4自然段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通过举例子讲纳米技术在不同地方的运用,体现纳米技术的广泛运用,让读者感受到纳米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第5自然段展望纳米技术的未来前景。
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这样写,文章既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形象性、可读性,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乒、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7个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体会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体会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词、词语以及初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老师板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总结,激发探究纳米技术的神奇的兴趣]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我能认读这些词语。 纳米 拥有 冰箱 功能 蔬菜 材料 钢铁 隐形 健康 细胞 疾病 预防 病灶 需要 深刻 无能为力 2.找出文中的科技术语,把它们读准确。 除臭功能纳米缓释技术 碳纳米管纳米检测技术 探测雷达波纳米吸波材料 3.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纳米技术 兴起 微米 显微镜 新奇 病灶 4.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有关纳米的哪些知识。(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定义,纳米技术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的美好前景。)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认读新词和科技术语,理解部分词义,回顾全文,为更快地进入课文学习中打下基础。] 三、品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什么是纳米技术?请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句子。 2.读了这一段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3.纳米究竟有多小?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①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纳米的大小。 ②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直观形象) 4.人的一根头发直径约0.08毫米,它有多少纳米呢?(约8万纳米) 5.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这真的是太神奇了!带着这种感受再自由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使用了纳米技术。 2.在介绍这些纳米技术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读了这些句子,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何感受?(纳米技术的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方便……) 4.出示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学生欣赏。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技术正在逐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2.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 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在不远的将来”说明了什么?(纳米技术发展很快) “衣食住行”说明了什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纳米技术的影响。) 3.这段话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研读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体会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 四、拓展延伸,培养情感 把你收集到的运用纳米技术的新产品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学会交流分享,进一步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五、发挥想象,大胆交流 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爱科学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请仿照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利用纳米技术构想的创造发明。 [设计意图:培养掌握写作方法的能力和练笔的能力。]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及纳米技术在身边的应用,阐明了纳米技术造福人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拥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理解。 4.能结合对纳米技术的认识,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对它的运用。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思考,在一定语境中品味读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在读书中揣摩课文的说明方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图片,补充资料,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品词析句法、以读代讲法、质疑讨论法、读写迁移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导入,以“纳米技术”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随堂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朗读(抽读、举手读),指导把科技术语读正确。(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天梯、纳米缓释技术等) 3.学生交流: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读一、二自然段,理解“纳米”“纳米技术”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句子,理解填空,引导学生认识纳米和纳米技术。 2.研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相关资料,说说纳米技术在身边的运用。 3.研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①纳米技术可以从哪些方面让人们更加健康?②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纳米技术还在哪些方面让人们更加健康。 (五)总结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理解感悟。 2.回顾交流: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3.总结课文。 (六)拓展延伸 1.补充资料,展示运用。(美国研制成功的“自净”玻璃、中国研制成功的纳米材料陶瓷、纳米汽车坐垫等)。 2.大胆想象,理解应用。 引导学生想象、交流自己对纳米技术的运用,加深对纳米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为人类造福的认识。 (七)课文小结 课文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的特点,描述了纳米技术在人们身边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健康的有益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奇的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激励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因此,这次的板书是边授课边完成的。在授课时,挑选合适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将答案呈现在黑板上。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2.收集相关资料,并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 一、直接导入 1.20世纪90年代兴起一种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在21世纪的今天必将是纳米的世纪。今天,我们来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板书课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内容呢?学生提出问题(预设:什么是纳米技术?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 二、通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1.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纳米技术? 2.课文介绍了哪些纳米技术? 3.科技术语我会读。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理解什么是纳米。 1.什么是纳米? 2.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纳米的.语句。 3.指名回答,区别下面的两句话: (1)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2)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师:你都知道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十亿分之一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拿出尺子,看一看一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它的百万分之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长度。 作者列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纳米的具体长度,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纳米这一神奇的长度单位。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纳米和米进行比较,纳米和毫米进行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作比较。 (3)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一个乒乓球的直径为4厘米,地球的直径为1.3万千米。 作者运用我们熟悉的乒乓球和地球相比较,说明纳米很小很小,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作比较。 (二)理解纳米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介绍纳米技术的?分别举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①箱里的纳米涂层 ②“碳纳米管”(作比较) ③纳米纳米吸波材料 2.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纳米技术? 3.小组合作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介绍纳米技术的?分别举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在小组内交流。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①纳米检测技术 ②纳米机器人 ③纳米缓释技术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补充资料 《 “不流血的外科手术”》 四、拓展延伸 1.纳米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衣、食、住、行哪些地方?让你的想象插上翅膀,想一想纳米技术会给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及更多领域带来哪些新的变化?(任选其一写一写) 2.孩子们,今天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纳米技术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五、推荐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 1、会认“乒、乓”等11个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科技术语读正确。 3、能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所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知识。 2、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体体现。 3、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时2课时 1、会认“乒、乓”等11个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科技术语读正确,弄清文章结构。 多媒体。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这一切不是发生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也不是发生在神奇的神话故事里,而是发生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那么,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又是什么呢?大家想不想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呢?(出示有关纳米技术的图片)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科学小品文就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广阔的前景。(板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指导。 (1)检查并纠正读音。(出示多媒体) 乒乓球拥有杀菌除臭蔬菜碳元素癌症死亡率疾病 病灶纳米冰箱钢铁隐形健康细胞预防需 ①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注意读准平舌音“灶”,翘舌音“臭、疏”。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臭、蔬、健、康”的书写) “臭”:上下结构。上部是“自”,下部是“犬”,“犬”撇、捺要舒展,托住上部。 “蔬”:上下结构。下部是“疏”,注意不要少写了撇折后的一点。 “健”:左窄右宽,注意中间是“廴”。 “康”:半包围结构。“隶”最后四笔分别是点、提、撇、捺。 (3)理解词语。(出示多媒体)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线段叫作圆的直径;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作球的直径。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雷达:利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的装置。 病灶: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 三再读感知,弄清脉络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含义、运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例子?(改善生活,医疗制药)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在旁边作批注。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 3、再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从生活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前景。 4、介绍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多媒体) 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会产生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以消除静电。 食: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废水可以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有益健康。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课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随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去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有关纳米技术的知识。 2、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所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多媒体。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字词。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纳米技术的新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纳米技术的`奥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齐读第1、2自然段,思考: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 (1)理解什么是纳米,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①指名回答,区分下面的两句话。(出示多媒体) 1纳米长度十分小。 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学生:第二句话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纳米的长度。 教师:十亿分之一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拿出尺子,看看一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它的百万分之一又有多长。(板书:长度单位十亿分之一米) 教师:“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1纳米非常小。 (2)什么是纳米技术? 学生1: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学生2: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纳米的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3)齐读第1、2自然段,感受纳米的新奇。 2、了解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在我们都是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一起去研究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自由分为两组:第一组——纳米生活研究小组,第二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 (1)教师提出问题。 ①在生活中,课文第3自然段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纳米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在健康问题上,课文第4自然段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健康? (2)小组讨论,汇报研究结果。 ①第一组汇报。 a、冰箱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可以抗菌: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 b、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c、隐形战机利用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使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板书:冰箱使用纳米涂层可以杀菌、除臭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吸收雷达波) ②第二组汇报。 a、利用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b、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可以使药物的效用时间更长。 (板书:纳米检测技术纳米机器人纳米缓释技术) (3)过渡:作者通过举例子告诉我们纳米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其实,在其他领域也有纳米技术的踪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神奇的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吧。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出示多媒体) ①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车重量只有几公斤;将防水、防油的纳米材料涂在大楼表面或门窗的玻璃上,大楼不会沾上污渍,玻璃也会永远透亮;用防污的纳米材料可以织成免洗涤衣物。纳米技术用于制药,可以制成导弹型药物,循着导引的方向直达病灶,大大提高疗效。 ②由碳纳米管制作的纳米齿轮模型,齿轮上的原子清晰可见。最异想天开的用途莫过于将碳纳米管做成太空升降机的缆绳。由于碳纳米管的强度高、重量轻,如果把它做成缆绳,即使缆绳的长度是从太空下垂到地面的距离,它也完全可以经得住自身的重量。到那个时候,人类到外太空旅行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3、总结。 (1)齐声朗读第5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深刻) (3)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这种变化。(巨大、翻天覆地、历史性) 三、拓展延伸,读写迁移 同学们,你们最想应用纳米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并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按先总述再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条理地写下来。 1、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探索能力。 2、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放手,给学生更大的自学空间,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提高创造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 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课题)。 2.以前听说过“纳米技术”吗?你了解纳米技术吗?是怎么了解到的? 预设:我通过预习课文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小小物质新奇特性的一门学问。 预设:我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的。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课文朗读。 出示课文中的科技术语和句子。先组内相互听读纠正,然后全班交流。 词语:除臭技术 纳米缓释技术 长度单位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探测雷达波。 句子: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新学问。 2.自由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三、研读课文,筛选信息。 1.教师导学,展示读书卡的制作要求:卡片体例要一致;出处时间要清楚;规格大小要适当;抄写剪贴可灵活。 2.根据下列提示,学生筛选信息,制作读书卡。 A、什么是纳米? B、什么是纳米技术? C、什么是纳米机器人? D、纳米神奇在哪些方面? E、纳米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前景如何? 3.展示读书卡。 4.师小结。本文的`信息量相当大,有的是明示信息,有的是隐含信息。明示信息容易筛选,隐含信息则有一定难度,但仍能从课文内容看出纳米是神奇的,即:纳米本身的微小,纳米技术本身微观和精确,纳米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 四、借助网络,想象探究。 1.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纳米时代的产品。 ①提示,课文中说隐形战机利用纳米吸波材料把探测雷达波吸掉,使雷达根本看不见它。想象一下,利用纳米吸波材料还会带来哪些变化? ②讨论交流,学生互评。 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①教师导学:资料的积累和使用一般有这样的过程,收集筛选贮存编序提取。 ②展示收集的信息。(用我了解到,我查到了的句式说话。) 3.拟定课题,筛选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筛选相关信息)参考课题: A、纳米技术的前景。 B、纳米产品奇妙的特点。 C、纳米技术发展的报道。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兵、乓”等12个生字,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纳米拥有冰箱除臭隐形健康预防病灶疾病细胞”等词语。 2.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3.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体体现。 4.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学依据的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兵、乓”等12个生字,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纳米拥有冰箱除臭隐形健康预防病灶疾病细胞”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大家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失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大家想不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2.展示图片:【课件出示2】 图1.纳米机器人(描述的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由于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地游动,对于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病灶,纳米和纳米技术,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很抽象。教师出示关于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图片,可以增加直观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2.纳米技术制作的中国地图(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面积。) 3.板书课题:简述:这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美妙的前景。(板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4.出示目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3】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检查并指正读音 [出示课件4:本课生字新词] 乒乓球拥有杀菌防臭蔬菜癌症死亡率疾病病灶纳米冰箱钢铁隐形健康细胞预防需要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灶”,翘舌音“杀臭疏”等。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5、6] 重点指导“臭蔬健康”。 “臭”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是个“犬”,不要少写“自”里的一横和“犬”上的一点。 “蔬”上窄下宽,下面是“疏”,不要多写横撇下的一撇,也不要少写了撤折右边的一点。 “健”左窄右宽,注意中间是“妃”不是 “康”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部分,最后四笔分别是: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3)检查词语理解。 【出示课件7、8、91 (1)微米:微米是长度单位。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 (2)直径:是榔过一平面图形或立体(如圆、圆锥截面、球、立方体)中心到边上两点间的距离。 (3)隐形战机:通常是湫电磁、可见光、红外、声学等方而难以探测或跟踪的战斗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成隐形。 (4)雷达: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5)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6)病灶: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 (7)纳米缓释技术:这是一个纵米技榔问题,就是把材料(一般是药物)用纺米材料包起来或直接做成初e材料,在一定环境下使它缓慢地释放出来的技术。 (8)纳米机器人:是机器人工程学的一种新兴科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纳米技术的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纳米机器人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也称纳米机器人。合成生物学对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重新设计,开发载体或生物计算机或细胞机器人,从而产生了另种方式的纳米机器人技术。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出示课件10】 (改善我们的生活,医疗制药。)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1】 课文主要从生活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前景。 4.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课件出示12] 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2.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体体现。 3.领会纳米的神奇所在,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出示课件16】 1.检查字词。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纳米技术的奥秘。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纳米技术的神奇,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教学 ()分钟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理解什么是纳米。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读了这两段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师:究竟什么是纳米?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勾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回答,区别下面的两句话:【课件出示17】 (1)一纳米长度十分小。 (2)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生:第二句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纳米的长度。 师:十亿分之一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拿出尺子,看一看一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它的百万分之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长度。(板书:长度单位十亿分之一米)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预设:作者列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纳米的具体长度,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纳米这一神奇的长度单位。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3)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1纳米的大小? 预设: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1纳米的微小。 (4)什么是纳米技术? 预设:纳米技术研究的对象一殷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预设: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点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纳米的神奇。 (二)了解纳米科技的广泛应用。 现在我们都是纳米新科技的研究人员,我们一起去研究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纳米生活研究小组,第二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 分小组讨论学习: ①在生活上,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别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应用纳米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在健康问题上,课文第四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纳米技术是怎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第一研究小组: ①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防臭的功能,使食物和蔬菜保鲜时间变长。 ②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③隐形战机利用纳米吸波材料把探测雷达波吸掉,使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板书:清理冰箱“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吸收雷达波) 第二研究小组: ①纳米检测技术在重要器官里检测病变及时治疗。 ②纳米机器人循着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③纳米缓释技术药丸药物数用时间长。 (板书:监测身体病变清除病灶制造有效时间长、副作用小的药物) 是啊,作者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纳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其实啊,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也有纳米技术的踪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每个同学的劳动成果,一起来了解这神奇的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18、19] ①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车,重量只有几公斤:将防水防油的纳米材料涂在大楼表面或窗玻璃上,大楼不会沾油污,玻璃也会永远透亮。用防污的纳米材料织成的免洗涤衣物。纳米技术用于制药,可以制成导弹型药物,循着导引的方面直达病灶部位,疗效大大提高。 ②是由碳纳米管制作的纳米齿轮模型。纳米齿轮上的原子清晰可见。最异想天开的用途莫过于将碳纳米管做成太空升降机的缆绳。由于碳纳米管的强度高、重量轻,如果把它做成缆绳,即使缆绳的长度是从太空下垂到地面的距离,它也完全可以经得住自身的重量。到那个时候,人类到外太空旅行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三)总结 齐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1.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形容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预设:深刻 2.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这种变化:巨大、翻天覆地历史性 三、拓展延伸,读写迁移 同学们,你最想应用纳米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说说你的想法,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按先总述然后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条理地写下来。课堂拓展延伸,训练了学生读写能力,想象创新能力。 板书内容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件出示20】纳米(长度单位)(十亿分之一米) (应用)清理冰箱 纳米技术"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给人类吸收雷达波 生活带来监测身体病变 深刻的变化清除病灶 制造有效时间长、副作用小的药物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而: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今后的教学中适当放手,给学生更大的自学空间,发挥丰富的想象,提高创造力。 关注专业术语: 纳米:nanometer的译名,即为毫微米,是长度度量单位。国际单位制符号为nm。1纳米=0.000001毫米。 碳纳米管:纳米材料,重量轻,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光学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看不到1纳米。 雷达:人类通过蝙蝠发明的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关注写作方法: 开门见山:汉语词汇,本义指打开门就能见到山,现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本篇文章在第1段就点明了主要阐述的主题。 围绕中心:本篇文章的3、4两段都是总分结构段落,即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后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围绕中心进行阐述。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科学术语读正确。 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4.理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2.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领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维品质。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生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相关科技术语的意思。 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并总结方法。 一、联系旧知,迁移激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到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可以说单位名称,也可以用它们说一句话。 预设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预设2:我家的床有2米长,150厘米宽…… 2.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叫《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出示课件1: 预设:纳米是什么?它和米、厘米这些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纳米技术又是什么技术?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 过渡: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看看你能获得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质疑提问,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正好直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字词。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1)自读要求:借助经验自主识字,读准生字新词,尤其注意相关的科学术语。 (2)学生自主学习,适时圈点勾画。 2、检查学习效果,交流经验方法。 (1)检查词语认读 出示课件2: (2)强调重点字词 出示课件3、4: (3)交流识记方法 出示课件5: 预设:“病字旁”表示和疾病有关,比如本课的生字:癌症疾病 顺口溜“自大加一点就念臭” 换偏旁“纳——呐” 形声字“拥、胞、防……” 3、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例字,说注意事项。 出示课件6、7: 预设:蔬——左下方第一笔“横勾”,和下面的“止”要分开写 健——笔顺是“左→右→中” 康——最后四笔分别为:点、提、撇、捺 (2)学生练写,描一写二。 (3)展示书写情况,师生互动点评。 (设计意图:对于中年级学生,字词学习应该重点突出,凸显经验方法;写字教学要把握要害之处,通过对“难字”或“易错字”的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尝试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记录在本上。 出示课件8: 2.全班交流,汇总梳理。 预设1:“纳米吸波材料”这个科学术语我没听说过,想知道是什么意思。 预设2:“隐形战机”从字面上理解,是看不到的战机,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预设3:纳米级物质有哪些特点?…… 3.梳理问题类别,聚焦核心内容。 过渡:这些问题,有的是关于题目的,有的是指向写法的,更多的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 4.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解决方法。 (1)回顾以往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结合插图等等。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9: (3)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各组选派代表,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1:像“纳米涂层”“纳米缓解技术”这样的科学术语,我们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2:碳纳米管,我们小组结合资料和书中的插图了解到他的特殊结构和性能。 预设3:我们小组采用的方式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比如第四自然段第1句话说“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后面接着就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一下子就弄懂了。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向别人请教、联系生活经验、图文结合) 四、课后作业 1.认真抄写《词语表》中的16个词语; 2.拓展阅读科普文章《纳米国旗背后的故事》、绘本故事《纳米机器人》等,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出示课件10: 五、板书设计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查阅资料 联系上下文 解决问题的方法 向别人请教 联系生活经验 图文结合 …… 第二课时 1.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纳米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开门见山”和“总—分”的表达方式,继续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一、前后衔接,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交流,你了解到了关于“纳米”的哪些知识? 预设1:我知道了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1纳米。 预设2:我通过查阅资料和看课本插图了解到,碳纳米管是由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它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 预设3:我读课文第三段知道了其实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3.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聚焦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出示课件11: 二、聚焦开篇,体会“开门见山”的写法。 1.过渡: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作者是如何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呢?” 这是从写法角度进行的提问,请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吧。 出示课件12: 预设:文章在一开头就点明了“纳米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并通过和“微米”比较,告诉我们21世纪,那敏技术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出示课件13: 2.教师介绍写法。 板书(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本义指打开门就能见到山,现在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一落笔就入题,有利于读者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 4.对于这个令人陌生的概念,作者还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了讲解,你发现了吗? 预设:作比较、列数字(学生需要举出具体实例) 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三、聚焦三四段,了解“总—分”的表达方式。 1.文章的3、4两个自然段,都各自有一个关键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课件14: 预设:关键句都放在了段落开头,都是第一句话。 2.教师讲解:也就是说,这两段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后面所举 的例子全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如果后面的内容,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阐述的,我们就把这样的方式叫做“总分式”结构段落。当然,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全篇文章。板书(举例子 总分结构) 3.请你再找一找关键句里的关键词,看看这两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的纳米技术? 预设:老师,我找的关键词是“身边”和“健康”。 没错,非常准确!这两段分别是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和“医学”两个角度进行的讲解说明。 4.借助表格,梳理内容。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出示课件15: 中心句纳米技术功能 纳米技术 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 中心句纳米技术功能 纳米技术 可以让人们 更加健康 (医学) 5.追问:在讲述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生活的这一段,三个例子可以调换顺序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交换顺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出示课件16: 预设1:不可以。因为纳米涂层在冰箱内的使用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而借助“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以及在隐形战机上的应用,都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开越远。所以我认为不可以调换。 预设2:第四自然段,先讲现在,再说未来,也不能换顺序。 预设3:我认为三四两段不能对调顺序,理由是第三段讲的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每天或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第四段说的是医疗方面,是特殊的情况。 (设计意图: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段落内容。) 五、拓展思维,大胆想象。 1、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了解到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也感受了它的神奇。其实,纳米技术因它的独特性,已应用到多种领域。通过课前调查,你还了解到哪些? 出示课件17-20: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纳米技术的新闻报道视频,如《纳米微针注射,打针不再疼》《纳米细菌机器人,治疗癌症无副作用》等,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纳米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 2、请发挥想象说一说:你会把纳米技术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学生思考,畅所欲言。板书(学科学爱科学) 出示课件21: 六、布置作业。 1.以“神奇的纳米技术”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或电脑小报。 2.推荐阅读:科幻小说《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纳米变形人》 六、板书设计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写作方法:开门见山总分结构 学科学爱科学 【资源链接】 1.名人观点: 纳米科学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重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还会是一次产业革命。 ——钱学森 纳米技术的进步将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江泽民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纳米科学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朱镕基 2.《纳米技术:塑料的新前沿》(节选) 自从发现硅芯片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就没有如此这么激动人心了。无数的大学已经建立了纳米中心,无数的大学已经建立了纳米中心,其中许多大学获得工业基金与赞助。大量的与纳米技术相关的创业企业被分离出来,成为学术研究的成果。 …… 新的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如原子开关、存储介质能力的大幅提升、人体修复的纳米机器人、人造机械鼻子和耳朵等,只是科学家目前在世界各地研究中心所做的一些研究。许多其他的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想法正在展开。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盖德宾宁所指出的,“纳米时代才刚刚开始。” (文章选自公众号:塑料工程师学会北京分会?2018-10-08) 【课后反思】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他们对于纳米和纳米技术确实知之不多。但是这也恰巧成为教师引导提问的切入点——“学贵有疑”,因疑而问。所以,从学生熟悉的“米、分米、厘米”这些长度单位的家族成员开始,让学生有种“熟悉的陌生感”,激起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紧扣文本特点,拎起问题串,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渗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在阅读时能够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除此之外,教师还把“发现和体会‘写作手法’”作为了第二课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悉“开门见山”和“总分结构”,以及明晰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都为将来的“语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多种多样课外资料的拓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空间,有效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维品质与精神态度。 总是,学科学是知识积累的途径,用科学才是通往生活的正途。同样,学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仅仅是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若想真正培养具有质疑和钻研精神的美好品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学习空间就有多大——这,绝对是真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
二、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6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篇7
【课前解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