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5-10-23 20:16:03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要用到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那么一般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1

一、基础知识平台(15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上正确的汉字(2分)

名寺古刹,随处可见大腹便便“皆大欢喜”的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佛之所以受人尊敬和欢迎,奥mì( )正在于他大肚雍雍,常怀宽shù( )之心,不为烦事所扰,让人开心。他也让那些出言不xùn( )者无地自容,不断jié( )责自己。

2、将成语补充完整。(3分)

海誓山 首低眉 然失色

海桑田 盛气__ __人 __立鸡群

3.诗歌古文积累(10分)

(1)___________ _,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2)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

(3)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

(4)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

(5) ,中间小谢又清发。 ,欲上青天览明月。

(6)《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作者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民族节气的一句诗是: , 。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 。

(9)写一联吟咏“春天”的诗句(上下两句) :

(10)写一联抒发“惜别深情”的诗句(上下两句):

二、学习与实践(6分)

4、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5、请参考下列材料,请你设计一条“婉言劝说”式的戒烟广告语和一条“直言警示”式的戒烟广告语。(2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1)婉言劝说:

(2)直言警示:

6.名著阅读: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作品中的人物名。(2分)

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 _____,百变猴头____ ______,憨厚老成___ ______,阿弥陀佛是____ ____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雪 (14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雪》的作者是 选自散文诗集 。(1分)

2、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2分)

3、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4、文章中“朔方的雪花”是以怎样的姿态出场的?请从文中用横线画出来。(1分)

5、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2分)

6、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为什么?(2分)

7、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这个句子所蕴涵的深意。(2分)

8、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不少于80个字(2分)

(二)吊在井桶里的苹果(10分)

⑴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⑵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⑶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

⑷待到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⑸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⑹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而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

⑺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⑻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⑼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⑽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⑾我的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

1.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见方框中)。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

父亲“讪笑”的是 ,

“傻笑”的是 。(2分)

3.本文十分感人。当读到什么情节(或细节)时你最为感动?为什么?(2分)

4.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动作、神态等文字。(50字左右)

(2分)

5.你是否也感受过你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2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3)媵人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5)俟其欣悦( )  (6)四支僵劲( )

(7)以衾拥覆( )  (8)以中有足乐者( )

2、 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分)

4、学习了本文后,你在学习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程门立雪 (5分)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 (2) 颐既觉( )

(3)时盖年四十矣( ) (4)颐偶瞑坐 ( )

2、翻译句子。(1分)

杨时见程颐于洛。

3、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的成语?(不少于两个)(2分)

五、请以下面的语句为开头,续写一篇文章。(40分)

他们两人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一起,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要求:(1)题目自拟。(2)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600字以上。

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略

二、4、略5、婉言劝说,如: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和幸福,请不要吸烟。

直言警示,如:吸烟有害健康。6、略

三、(一)

1、略

2、作者写“江南的雪”,主要写的是回忆中的景物。(1分)这从第一自然段中的“我可记不真切了”可以看出。(1分)

3、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却不持久。(1分)对江南的雪的喜爱。(1分)

4、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

5、独立的个性,斗争的激情,献身的精神等。

6、更爱北方的雪。(1分)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太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精神。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1分)

7、主旨:那是孤独的雨,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分)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诅咒、愤怒,激励读者去砸烂旧世界的枷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1分)

8、符合题意,运用描写即可。

(二)1.不能。因为这些内容为后文写“我”长大后与父亲疏远了和父亲一直牵挂着女儿等内容作铺垫。(2分)

2.讥笑母亲竟为了小孩子天真的话而嫉妒。

为女儿能给自己“买衣裳”而高兴。(每空1分)

3.例如:读到父亲将几十个大苹果吊在井桶里凉着盼“我”回来时最为感动。因为这几十个大苹果饱含着父亲对女儿快快回来的企盼,是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这种爱,有着质朴的感人的力量(2分)

4.(2分)(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5.(2分)(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四、

(三)1、得到、借、热水、腰佩、等待、通“肢”,手脚、被子、因为

2、略 3、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艰苦,进而突出学习勤苦。

4、意思对即可。

(四)1、离开、睡醒、大概、闭着眼

2、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3、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18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chéng亮 烂(màn) (fēi)红 小(qì)

B、 粗(bǐ) cán和 犀(xì) 开(zhàn)

C、 问(jié) 名(nì) 禁(gù) 形(qí)

D、 补(mí) 甲(zhu) 磨(cèng) 粗(cāo)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翻来复去 颔首低眉 鹤立鸡群 广袤无垠

B、 花团锦簇 藏污纳诟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相形见绌

D、 暗然销魂 不可名状 深恶痛疾 长嘘短叹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

A、 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4、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D、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5、古诗文默写( 10分 )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取义” 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二、综合性学习和名著( 9分)

6、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 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2分)

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15个字之间。(2分)(表格15个格)

7、名著导读:(3分,每空0、5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冒险小说家 的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他被公认为是“ ”。书中人物寥寥,即:船长 、法国生物学家 、及其仆人 。这部书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三、课内外阅读(33分)

(一)课内外古文比较阅读(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8、解释下面加粗的字。(4分,每空1分)

①晨人汤沃灌: ②白玉之环:

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

9、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0、[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拉亮了灯等你

冬天的夜,来得早。

电话铃响了。一个稚嫩的童音:“是田老师家吗?”“是,我就是。”我急忙应道。打电话的是我班上最调皮的男孩。“昨天一早,侯婕要转学回老家。大家商量明早6点在学校为她送行。您能参加吗?”“当然!我一定准时到达!”我不假思索。“真的!谢谢老师,再见!”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电话那头甜美的喜悦。

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1个月前,那是怎样一个班?纪律涣散、习惯恶劣、成绩落后。直到新学年开始,都无人愿接。而今天这一举动又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早晨6点!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这座落在山脚下犹如荒岛的小学校,天一黑,老师们都要结伴而行……我的心乱极了,再想要阻止已没有可能。我细数着钟表的嘀嗒,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冲出家门。冰冷的黑土、呼啸的寒风吞并着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踩过煤渣垫起的小路,穿过仍在沉睡中的矮房,我一口气爬上了陡坡。

几声清脆的童声离我越来越近。“老师!您在等我们?”一个女孩惊喜的发现了我。几个同学如欢奔的羔羊般朝我跑来。我张开双臂想要将他们全部拥在怀里,告诉她们我有多么担心。

校园里一片漆黑,只有传达室透出一点光亮。我和孩子们急步跑向校门,叫醒了值班的师傅,我来不及过多地解释,只有点点头表示歉意。没有约定,我和孩子们一同在黑暗中开始寻找所有的照明开关。当一个个并不明亮的灯泡被点亮时,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问他们:“是害怕吗?”一个男孩告诉我:“不是!早开灯,所有在坡下和山上的同学就看到了教室的亮光,他们就不会害怕了。”望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我眼中的泪水涌动。“好了,孩子们,呆在教室,我去接其他同学。”

站在土坡上,冷风撩拨着我的头发,冷极了!我心里一遍遍在呼喊:“孩子们,快让我看到你们!”远处,山坡上传来一群孩子的说话声。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快看!教室灯亮了!”“快点儿,咱们迟到了!”几个孩子挥舞着双臂向学校飞奔而来,大大的书包在他们身后一颠一颠。黑暗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们精心赶制了一夜的贺卡。

“老师,已经到了55人,还有5个同学没来。”不知何时,我身后已站着一大群孩子。“那好,我们一起来等!”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来一个黑影,跳跃的两条麻花辫在夜里格外醒目。“是侯婕!”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欢呼。侯婕飞奔着扑进我怀里。“老师,我妈妈病了,我必须回老家读书。”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说不出。

天空吞没了最后一颗星星。晨曦里,校门口站齐了我的60个孩子。我们注视着彼此冻红的鼻尖和脸蛋儿,在喷吐出的每一口雾气中会意地笑了。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美丽。

忽然,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是的。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 (选自《教育周刊)

12、依据地点的转换,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3分)

约定送行→ → →

13、文中画线句“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我“难以释怀”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作者引用泰戈尔“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内涵?(2分)

15、本文在写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试就某一点作具体分析。(3分)

16、本文结尾说“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我”收获了什么?假如你是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的侯婕,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对同学又想说点什么?(3分)

(三)课外阅读(8分) 古藤

(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

(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6)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7、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2分)

18、请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2分)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19、请你谈谈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0、作者在第(5)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8)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作文(40分)二选一写作,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2、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

的心除挂碍。”他这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

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试卷答案

1、D 2、 C 3、 A 4、 B 5略

6、综合性学习:(1)舒:“舍”得给“予”,得到的是愉快;告诉人们懂得舍弃和给予,才能过得舒服;舍得给予他人,自己获得的是快乐。(2)示例:第一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第二空: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训练不够”或“对汉字的内涵认识不足”等)(3)示例:书写汉字魅力,传播民族文化评分:(1)本小題分。分析字形、揭示意蕴各1分,意思对即可。(2)本小題分,每空1分,第二空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3)本小题2分,主题鲜明1分,修辞恰当1分。

7、凡尔纳,诺第留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尼摩,阿龙纳斯,康赛尔

8、答案:①热水 ②挂在腰间(腰佩) ③到、往 ④够、充足

9、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10、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11、答案要点:第1问: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第2问: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

12、拉亮了灯 等待学生 师生团聚 (地点与事件一致即可,3分,每空1分)

13、一是班级发生的变化让人吃惊,一时难以理出个中缘由;二是为同学们的安全担心而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意思接近即可,3分)

14、这句话揭示了最好的教育不在于严厉的批评,而在于真情投入,以心换心,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能够扣住加线句表达的意思回答即可,3分)

15、略。(能抓住全文线索、情感变化、心理描写等某一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分)

16、收获了师生情谊,收获了教育真谛。(2分)说的话略。(2分)

17、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

18、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排比形式工整,增强语势,层层深入地赞颂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1分);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1分),表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1分)。

19、在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内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寓意(2分)。20、(表明观点1分,结合现实、理由充足1分,语句通顺1分)

示例一:对于这两种生活方式,我更赞成第一种,要像古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抗争,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经常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都一一独立地战胜了它,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对于这两种生产活方式,我更赞成第二种,要尽量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我们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我们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像古藤一样,同样需要攀附和依靠,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生命也许更加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