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如同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我们得以触摸千年文脉的温度。苏轼笔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思,至今仍引发人们对认知局限的深刻反思。本文将深入解析这句传世名句的意境与背景,带您领略宋诗巅峰之作的精妙所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这首创作于1084年的哲理诗,实则是苏轼历经"乌台诗案"贬谪后的人生体悟。诗中"不识庐山"的意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对认知局限的隐喻。这种将山水感悟升华为哲学思考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文人诗的典范。
以上就是关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名句的深度解析,更多古典文学精品解读请持续关注本站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