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后感>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300字(精选3篇)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300字(精选3篇)

时间:2025-11-13 19:41:36

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了《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300字(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篇1

当银幕上掠过港珠澳大桥的恢弘身影,当“复兴号”列车穿越山河的镜头定格,一种澎湃的情感在胸腔翻涌。《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封写给亿万中国人的情书。影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制造的筋骨,更用温暖的视角捕捉了平凡建设者眼里的星光。

最打动我的,是那些藏在数据背后的面孔。青藏高原上测量工程师冻红的脸颊,航天城里年轻科研人员熬红的双眼,他们用青春在荒原上种出春天。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却让“奋斗”二字有了具象的温度——那是沙漠公路两旁绵延的梭梭林,是贵州大山里“天眼”仰望星空时泛起的金属光泽。

走出影院时,晚风正拂过街角新换的智能路灯。忽然懂得,所谓“厉害”,不仅是高原雪岭间的工程奇迹,更是每个普通人掌心积蓄的力量。当十四亿份微光汇聚,便成了照亮人类文明的火炬。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篇2

《厉害了我的国》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与中国温度编织成流动的史诗。当镜头掠过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钢架结构时,我仿佛听见钢铁与星辰的对话——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双手托举的浪漫。

影片中有一段关于“蓝鲸一号”钻井平台的讲述令人动容。工人们在惊涛骇浪中稳如磐石的背影,与指挥中心大屏跳动的数据形成奇妙共振。这让我想起老家县城新开通的高铁站:建设者们在钢轨旁吃盒饭的剪影,与站内电子屏显示的“中国标准”同样值得铭记。真正的伟大,从来都是谦逊的。

此刻窗外的城市灯火如繁星,影片中“新四大发明”的画面仍在脑海闪回。突然明白:这个国家最动人的“厉害”,不在于她已到达的高度,而在于她始终保持着奔跑的姿态。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篇3

如果说《厉害了我的国》有颜色,那一定是彩虹般的交织色。深海探测器“蛟龙号”的钛合金外壳泛着科技蓝,云南哈尼梯田的水光倒映着生态绿,扶贫干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写着初心红。影片用诗意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现代化不是单调的金属色,而是多元共生的文明色谱。

特别记得讲述“墨子号”量子卫星的片段。科学家们调试设备时,沙漠夜空突然绽放的烟花,恰似这个民族对未知永远葆有的孩童般好奇。这种“天真”的探索欲,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有力量。就像老家村口新装的太阳能路灯,老人们在光晕下下棋时,科技便有了人间烟火气的注脚。

当片尾曲响起时,孩子指着银幕问:“妈妈,这些厉害的人会累吗?”我想,影片早已给出答案——那些在实验室通宵的灯光、在田野间跋涉的脚印,都是这个国家最温柔的勋章。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故事里的光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