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优选> 本周写作榜单:最受欢迎作品TOP10公布

本周写作榜单:最受欢迎作品TOP10公布

时间:2025-07-31 14:33:10

# 本周写作榜单:最受欢迎作品TOP10公布

榜单这种东西,总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终于有人告诉你什么值得看,恨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名字不在上面。这周的写作榜单出炉了,我盯着屏幕看了足足三分钟——没有我,当然没有我,毕竟我连投稿都没投。

20250728-115949.jpg

第十名:《在便利店遇见前女友》

便利店真是个神奇的地方,狭小的空间里总能发生最戏剧性的相遇。作者把冰柜的冷气和收银台的"滴滴"声写得如此生动,以至于我读完立刻去楼下全家转了一圈——结果只买了个饭团。

"她拿起那瓶我们曾经一起喝过的啤酒,扫码时发出的'嘀'声,像极了当年她说'分手'时的语气。"

细节杀,永远是写作的必杀技。

第九名:《AI替我写了封情书》

这篇简直是在打所有写作者的脸。作者详细记录了自己如何用ChatGPT生成情书,然后发给暗恋对象的全过程。最讽刺的是什么?对方回复说"这是你写过最动人的文字"。

我突然想起大学时绞尽脑汁写情书的夜晚,那些被揉成团的稿纸,现在想来都是徒劳。

第八名:《地铁上的哲学家》

早高峰的地铁里,每个人都像被抽干了灵魂的沙丁鱼。但作者偏偏发现了一个盯着扶手发呆的中年男人,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加缪式的荒诞。我猜作者一定经常坐10号线,那条线上什么怪人都有。

  • 观察力:★★★★★

  • 脑补能力:★★★★★

  • 实际可能是:★★☆☆☆(那人大概只是没睡醒)

第七名:《我删掉了所有写作App》

反技术流的宣言,作者痛诉各种写作软件如何毁了他的创作。从Ulysses到Scrivener,从Notion到Obsidian,最后回归纸笔。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称他为"当代梭罗",有人骂他"矫情作秀"。

我默默数了数自己手机里的写作应用:7个。决定明天删掉1个以示支持。

第六名:《咖啡馆的角落生物》

作者记录了同一家咖啡馆里七个常客的故事:永远在改PPT的西装男、写作业写到哭的女学生、用笔记本电脑看《甄嬛传》的大爷...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竟成了城市生活的浮世绘。

最妙的是,文章最后作者发现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角落生物"——那个总在写东西的怪人。

第五名:《我妈读了我的小说》

亲情与创作碰撞出的火花。作者把自己写的情色小说误发给了妈妈,结果妈妈不仅读了,还给出了专业级的文学批评:"女主角性格不够立体"、"床戏描写太直白,缺乏美感"。

文章结尾处作者崩溃地写道:"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总写不好人物了,因为我妈连看黄文都在分析角色弧光。"

第四名:《在殡仪馆写作》

最不可能的地方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故事。作者为了克服写作瓶颈,竟然跑去殡仪馆当临时工。在生死交界处,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能量。

"当你每天看着哭到昏厥的家属,听着火化炉的轰鸣,那些'写不出来'的烦恼突然变得可笑起来。"

极端环境疗法,效果显著但副作用大,不建议轻易尝试。

第三名:《给前任的100种死法》

标题党中的战斗机,点开才发现是篇严肃文学。作者用黑色幽默的笔调,虚构了100种前任可能的死亡场景,实则是对逝去感情的100次解剖。评论区一半人在笑,一半人在哭,还有几个在认真讨论哪种死法最具有美学价值。

写作就是这样,有时候最痛的伤口,必须用最荒诞的方式包扎。

第二名:《写作班骗局》

揭秘帖,作者卧底调查了市面上十个"知名写作班",发现教写作的老师自己都没发表过像样作品。最讽刺的是,文章发表后,至少有五个写作班联系作者,想请他去做讲师。

文章里那句"写作不需要导师,只需要生活和一个敢写的心"被转发了几千次——多数是正在开写作课的人转的。

第一名:《不写了》

冠军是篇只有200字的短文,作者宣布放弃写作。没有解释,没有煽情,就简单一句"到此为止"。评论区却炸了,有人惋惜,有人质疑是营销,还有人在分析这200字里隐藏的文学技巧。

最高明的写作,有时恰恰是决定不再写作。

榜单之外

看完榜单,我突然想起自己抽屉里那堆没写完的稿子。它们像超市里过期的酸奶,明明知道该扔了,却总想着"说不定还能喝"。

写作这件事啊,比爱情还不可理喻。你越是想上榜,越写不出好东西;当你真的不在乎了,反而可能意外登顶——就像第一名那样,用"不写了"写出了本周最佳。

所以,下周榜单见?或者不见。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