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要求多家头部券商及智库机构停止举办稳定币研讨会并暂停发布相关研究报告。此举旨在为高涨的公众热情降温,防止资金盲目涌入该领域。
过去数日内,部分领先金融机构接到通知,要求取消稳定币相关活动并停止分享研究成果。该决定源于监管层对稳定币可能被滥用于欺诈或非法集资的担忧。尽管中国已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场外交易(OTC)活动依然活跃,非官方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运作。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尚未就置评请求作出回应。但此次行动反映出监管机构旨在避免快速投资热潮引发金融风险的审慎立场。
新加坡华侨银行外汇策略师黄经隆指出,中国政策制定者倾向于维持金融讨论的理性氛围以防止羊群效应。他表示政府不希望民众投资其尚未充分理解的领域。
稳定币增长催生消费者保护措施
此次监管收紧恰逢香港出台稳定币发行人新规不久。香港新政曾引发内地企业对稳定币的浓厚兴趣,部分市场观察人士推测中国可能对数字资产态度转暖。但最新限制措施表明内地仍对该领域保持谨慎。
锚定美元并由类现金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因跨境支付的速度与低成本优势广受欢迎。根据行业预测,全球稳定币供应量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3.7万亿美元。
近几周来,北京、苏州、浙江等地政府也相继发布与加密货币及稳定币骗局相关的风险提示。这些举措是防控金融风险同时抑制公众投机热情的系列行动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