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比较易记易用、简短精辟的固定短语,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什么意思?下面准备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思解释、出处及成语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思解释
▶ 比上不足:与更好的相比有差距;比下有余:与更差的相比还有优势。
意思解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字面意思是“与上等比较显得不足,与下等比较尚有富余”,指处于中等水平,既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差。
该成语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中间状态,既不能达到最高标准,但也不至于落到最低水平,常用于自我安慰或评价他人时的中性表述。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一种知足常乐或中庸之道的态度。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拼音
▶ 【bǐ shàng bù zú bǐ xià yǒu yú】
出处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语来源于汉代文献,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叙传》。
其中记载了扬雄在《法言》中的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用以形容中等水平的状态。
历史典故
典故:扬雄论中庸
扬雄,字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他在《法言》中提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观点,用以说明人应当保持中庸之道,既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也不要自甘堕落。
这一说法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中等状态的经典成语。
典故的意思
▶ 扬雄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庸思想,主张人在生活中应当保持适度的态度。
▶ 后世将这句话发展为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中等水平的状态,既不算特别好也不算特别差。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近义词
▶ 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处世态度,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含义相近。
▶ 中规中矩——形容符合一般标准,既不出众也不落后,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属中等评价类成语。
▶ 不温不火——形容态度或程度适中,既不过分也不欠缺,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互呼应。
这些近义词共同体现了“中等水平、适度状态”的核心含义,但各自侧重的情境或评价角度有所不同,可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