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陆游《示儿》原文和鉴赏

陆游《示儿》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1 13:11:16

陆游《示儿》原文与鉴赏:临终绝笔中的家国悲歌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85岁临终前的绝笔诗,以朴素语言倾吐毕生未竟的壮志,展现了中国文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传统。本文完整呈现原诗及译文,解析其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并附考点梳理。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后万事皆空,

唯独悲痛未见国家统一。

待朝廷军队收复中原时,

家祭莫忘告知你的父亲。

注释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典出《尚书·禹贡》九州分划

【王师】南宋朝廷军队,含正统意味

【乃翁】你的父亲。乃:代词,第二人称

首句以"万事空"铺垫,次句"但悲"转折强化遗恨,后两句虚拟场景展现执着信念

创作背景

作于嘉定二年(1210年)冬,时值金兵南侵、南宋偏安,陆游病逝前于山阴家中写下此诗。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投身军旅,晚年隐居仍心系国事。

鉴赏

一、生死观与家国情的双重张力

诗作以临终视角展开,首句冷静认知死亡,次句却迸发强烈情感。"万事空"与"但悲"形成哲学思考与现实关怀的碰撞。后两句跨越生死界限的嘱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交织,凸显儒家"杀身成仁"的精神境界。

二、白描手法中的史诗气魄

全诗无华丽辞藻,仅用"悲""定""告"三个动词构建时空框架。末句"家祭"场景的想象,将家庭伦理与国家命运并置,微观叙事中蕴含宏大意境。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正是陆游晚年诗风"绚烂归于平淡"的体现。

关于《示儿》的考点

【重点字词】元(通假字)、九州(文化意象)、乃(代词用法)

【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诗歌意象】"王师"象征正统,"中原"代表文化认同

【情感主旨】爱国主义与生命意识的交融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生前嘱托与死后想象)、对比反衬(万事空与遗恨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