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和鉴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5-08-11 13:11:16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和鉴赏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秋景渲染凄清氛围,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难舍的深情。本文呈现原文、译文、注释及创作背景,并附两篇鉴赏文章,解析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蝉鸣声凄凉急促,面对暮色中的长亭,骤雨刚刚停歇。京城郊外设帐饯行却无心饮酒,依依不舍之际,船夫催促出发。握着手泪眼相对,哽咽得说不出话。想到这一去千里迢迢,烟波浩渺,暮霭沉沉的南方天空无边无际。

多情人自古为离别伤感,更何况在这冷清的深秋时节!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杨柳岸边,晨风吹拂残月。这一别多年,良辰美景形同虚设。纵然有万般深情,又能向谁倾诉?

注释

寒蝉凄切:秋蝉叫声悲凉。"寒蝉"点明秋季,烘托离别氛围。

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行。"无绪"直写心境烦乱。

兰舟催发:船夫催促出发。"兰舟"美称船只,反衬离别之痛。

暮霭沉沉:傍晚云雾浓重,暗喻前途迷茫。

晓风残月:想象酒醒后所见之景,以凄清之景写孤寂之情。

创作背景

柳永仕途失意,离京南下时与恋人分别。宋代科举制度严格,柳永屡试不第,此词作于被迫离开汴京之际。词中"都门"即指汴京城门,南方"楚天"暗示漂泊去向。

鉴赏

虚实相生的意境构建

词人将眼前实景与想象虚景交织。"寒蝉""长亭"是离别现场,"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虚拟的旅途画面。这种时空跳跃强化了情感张力,暮霭沉沉的实写与良辰虚设的虚写,构成人生境遇的隐喻。

白描与铺叙的艺术融合

上阕用白描手法记录离别场景,从"执手相看"到"无语凝噎",细节极具感染力。下阕转为情感铺叙,"多情自古"的议论与"千种风情"的慨叹,层层推进,最终落于"更与何人说"的孤寂,体现柳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的特点。

关于《雨霖铃》的考点

重点字词:凝噎(yē)、暮霭(ǎi)、那堪(nǎ kān)

文学常识:柳永是婉约派代表,首创长调慢词,《雨霖铃》词牌源于唐玄宗悼念杨贵妃的典故。

意象分析:"寒蝉""残月"象征凄凉,"楚天阔"暗示漂泊无依,全词以秋景贯穿,形成"景语即情语"的抒情范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