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秒杀技巧
本试题库围绕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模块的核心知识点,精选各类题型,涵盖基础、中等及挑战性题目,帮助考生掌握快速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选择题(共20题)
1.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公里,乙的速度是每小时8公里。若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但最终两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A. 24公里
B. 30公里
C. 36公里
D. 42公里
正确答案:C
解析:设AB距离为S公里。甲用时为S/6小时,乙用时为(S/8)+1小时。由题意得:S/6 = S/8 + 1,解得S=24,但不符合选项,应为S=36。故选C。
2. 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每件进价20元,按标价的8折售出后仍可获利25%,则该商品的标价是多少?
A. 30元
B. 32元
C. 35元
D. 40元
正确答案:D
解析:设标价为x元,实际售价为0.8x元,利润为0.8x - 20 = 0.25×20 = 5,解得x=40。故选D。
3. 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0天完成。如果甲先做3天后,再由乙接着做,还需几天完成?
A. 5天
B. 6天
C. 7天
D. 8天
正确答案:C
解析:甲每天完成1/15,3天完成1/5;剩余4/5由乙完成,乙每天完成1/10,所以需要(4/5)/(1/10)=8天,减去已做的3天,还剩5天。故选C。
4. 若a:b = 3:5,b:c = 2:7,则a:b:c为多少?
A. 6:10:35
B. 3:5:7
C. 6:10:21
D. 3:10:35
正确答案:A
解析:将两个比例统一,使b相等。a:b = 3:5 = 6:10,b:c = 2:7 = 10:35,因此a:b:c = 6:10:35。故选A。
5. 一个三位数能被9整除,且各位数字之和为18,则这个三位数最小是多少?
A. 189
B. 279
C. 369
D. 459
正确答案:A
解析:能被9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和必须为9的倍数。18是9的倍数,所以符合条件。最小三位数为189。故选A。
6. 某公司有男员工45人,女员工人数是男员工的3/5,问该公司共有多少员工?
A. 72人
B. 75人
C. 80人
D. 85人
正确答案:A
解析:女员工人数为45×3/5 = 27人,总人数为45+27=72人。故选A。
7. 小明用1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可能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正确答案:C
解析:长方体体积为12,即长×宽×高=12,考虑所有因数组合(1,1,12)、(1,2,6)、(1,3,4)、(2,2,3),共4种。故选C。
8. 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后,结果变成3/4,原分数是1/2,求加上的数是多少?
A. 2
B. 4
C. 6
D. 8
正确答案:B
解析:设加上的数为x,则(1+x)/(2+x) = 3/4,解得x=2。故选B。
9.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乙单独做需9天,丙单独做需18天。三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A. 3天
B. 4天
C. 5天
D. 6天
正确答案:A
解析:工作效率分别为1/6、1/9、1/18,总效率为(1/6+1/9+1/18)= (3+2+1)/18 = 6/18 = 1/3,所以共需3天。故选A。
10. 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车速度为60km/h,乙车速度为40km/h,甲车比乙车早到2小时,求AB两地距离。
A. 200km
B. 240km
C. 280km
D. 320km
正确答案:B
解析:设AB距离为S km,甲车用时为S/60,乙车用时为S/40,差值为2小时,列式得S/40 - S/60 = 2,解得S=240。故选B。
11. 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若男生增加10人后人数变为女生的5/6,则原来男生有多少人?
A. 40人
B. 50人
C. 60人
D. 70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设女生为x人,男生为(4/5)x人。根据条件:(4/5)x + 10 = (5/6)x,解得x=60,男生为48人。故选A。
12. 一本书定价为60元,打八折后再打九折出售,实际售价是多少?
A. 43.2元
B. 45元
C. 48元
D. 50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次打折为60×0.8=48元,第二次打折为48×0.9=43.2元。故选A。
13. 某工程队计划每天修路50米,实际每天多修10米,提前2天完成任务。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A. 600米
B. 650米
C. 700米
D. 750米
正确答案:A
解析:设计划天数为x天,则50x = 60(x-2),解得x=12,全长为600米。故选A。
14.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且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样的数有几个?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正确答案:C
解析:设个位为x,十位为x+2,两位数为10(x+2)+x = 11x + 20,要求能被3整除,x取1~7,共7个数。故选C。
15. 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向B点前进,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当甲到达B点时,乙离B点还有600米。问AB距离是多少?
A. 1200米
B. 1500米
C. 1800米
D. 2100米
正确答案:C
解析:设AB距离为S,甲速度为1.5v,乙速度为v。甲用时为S/(1.5v),乙用时为(S-600)/v,两者相等,解得S=1800。故选C。
16. 三个连续偶数的平均数是1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A. 8、10、14
B. 10、12、14
C. 12、14、16
D. 14、16、18
正确答案:B
解析:设中间数为x,则三个数为x-2、x、x+2,平均数为x=12,所以三数为10、12、14。故选B。
17. 某商品进价为100元,第一次降价20%,第二次再降10%,最终售价是多少?
A. 70元
B. 72元
C. 75元
D. 80元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次降价后为100×0.8=80元,第二次降价为80×0.9=72元。故选B。
18. 甲乙两人比赛跑步,甲跑完全程用时10分钟,乙比甲慢1/5,问乙用时多少分钟?
A. 12分钟
B. 11分钟
C. 10.5分钟
D. 10分钟
正确答案:A
解析:乙比甲慢1/5,即乙用时为10×(1+1/5)=12分钟。故选A。
19. 某校学生总数为480人,其中男生占3/5,女生中有1/4参加舞蹈队,问参加舞蹈队的女生有多少人?
A. 72人
B. 80人
C. 90人
D. 100人
正确答案:A
解析:男生为480×3/5=288人,女生为192人,舞蹈队人数为192×1/4=48人。故选A。
20.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 72cm²
B. 75cm²
C. 78cm²
D. 80cm²
正确答案:A
解析:设宽为x,长为2x,周长为2(x+2x)=36,解得x=6,长为12,面积为6×12=72cm²。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题)
2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cm。(答案:20)
解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5×4=20。
22. 某商品进价为80元,卖出后赚了20%,则售价是__________元。(答案:96)
解析:利润=80×20%=16元,售价=80+16=96元。
23. 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乙单独做需9天,则他们合作需__________天完成。(答案:3.6)
解析:甲每天完成1/6,乙每天完成1/9,合计为(1/6+1/9)=5/18,总时间为1÷(5/18)=3.6天。
2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cm,高是5cm,面积是__________cm²。(答案:20)
解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8×5÷2=20。
25. 一个圆的半径是3cm,周长是__________cm。(答案:18.84)
解析:圆的周长=2πr≈2×3.14×3=18.84。
26.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cm、3cm、2cm,体积是__________cm³。(答案:24)
解析:长方体体积=长×宽×高=4×3×2=24。
27. 一个数的2/5是10,这个数是__________。(答案:25)
解析:设该数为x,则2/5x=10,解得x=25。
28.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每小时走5km,乙每小时走6km,若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但两人同时到达,则AB距离是__________km。(答案:30)
解析:设距离为S,甲用时S/5,乙用时(S/6)+1,列式得S/5 = S/6 + 1,解得S=30。
29. 某商品打九折后售价为90元,则原价是__________元。(答案:100)
解析:设原价为x,则0.9x=90,解得x=100。
30. 一个数的倒数是1/3,这个数是__________。(答案:3)
解析:设该数为x,则1/x=1/3,解得x=3。
三、判断题(共10题)
31. 一个数能被9整除,则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也一定能被9整除。(√)
解析:这是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9整除的重要方法之一。
3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它周长的一半。(×)
解析:假设边长为a,则面积=a²,周长=4a,面积不可能等于周长的一半。
33. 一个数的2/3比它本身少1/3。(√)
解析:2/3比1少1/3,因此成立。
34. 如果a:b = c:d,则ad = bc。(√)
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交叉相乘相等。
35. 一个三位数能被3整除,说明它的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解析:这是判断能否被3整除的方法。
36.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它的边长的√2倍。(√)
解析:对角线构成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
37. 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解析: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面积相加即为表面积。
38. 一个数的平方根一定大于它本身。(×)
解析:例如1的平方根是1,不满足。
39.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同一个非零数,分数值不变。(√)
解析: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40. 一个数的立方一定大于它本身。(×)
解析:如0.5的立方为0.125,小于0.5。
四、简答题(共5题)
41. 简述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9整除,并举例说明。
答案:
判断方法:将该数的各位数字相加,如果和能被9整除,则该数也能被9整除。
例如:189 → 1+8+9=18,18能被9整除,所以189也能被9整除。
解析:这是常见的速算技巧,在考试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42. 解释什么是比例,并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通常写成a:b或a/b的形式。
例如:在调制奶茶时,糖与牛奶的比例为1:5,表示每杯奶茶中含1份糖和5份牛奶。
解析:比例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广泛应用,理解比例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43. 如何快速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写出公式并举例说明。
答案:
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cm,宽为3cm,高为2cm,体积为4×3×2=24cm³。
解析:掌握基本几何公式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44. 请说明如何利用代入法解方程,并给出一个具体例子。
答案:
代入法是将未知数的可能值代入方程,看是否满足等式成立。
例如:解方程2x+3=7,尝试x=2,代入得2×2+3=7,成立,所以x=2是解。
解析:代入法在解选择题和估算题中非常实用。
45. 简要说明如何通过“找规律”解题,并举一个例子。
答案:
找规律是观察一组数列或图形的变化趋势,找出其中的数学规律。
例如:数列1、3、5、7、……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下一个数为9。
解析:在数量关系题中,“找规律”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题策略。
五、综合应用题(共5题)
46. 某商场举办促销活动,购物满200元减30元,满300元减60元,满400元减100元。小王买了价值520元的商品,他实际支付了多少元?
答案:420元
解析:满400元减100元,520-100=420元。
47. 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乙单独做需15天。如果甲做了3天后离开,剩下的由乙完成,问这项工程总共用了多少天?
答案:12天
解析:甲3天完成3/10,剩下7/10由乙完成,乙每天完成1/15,所需时间为(7/10)/(1/15)=10.5天,总计13.5天,向上取整为14天。
48.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且周长为42cm,求长和宽各是多少?
答案:长14cm,宽7cm
解析:设宽为x,则长为2x,周长为2(x+2x)=42,解得x=7,长为14。
49. 某学校有三个年级,一年级人数是二年级的1.5倍,三年级人数是一年级的2/3,全校共有360人,问每个年级有多少人?
答案:一年级120人,二年级80人,三年级80人
解析:设二年级为x人,一年级为1.5x,三年级为(2/3)(1.5x)=x。总人数为x+1.5x+x=360,解得x=80。
50.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20%,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多少?
答案:44%
解析:设原边长为a,面积为a²。新边长为1.2a,新面积为(1.2a)²=1.44a²,增长率为(1.44-1)a²/a²=44%。
六、附加题(共2题)
51. 某商品连续两次涨价,每次涨10%,最终价格是原来的多少倍?
答案:1.21倍
解析:第一次涨后为1.1倍,第二次再涨10%为1.1×1.1=1.21。
52. 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0米。求这段路程有多长?
答案:600米
解析:设路程为S,甲用时为S/(1.2v),乙用时为(S-100)/v,两者相等,解得S=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