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鸡蛋作为早餐和烘焙的常见食材备受争议。健康专家曾警告过量食用蛋黄可能增加胆固醇并引发心脏病,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担忧可能被夸大了。
近年来,医学界对鸡蛋的看法发生转变,许多营养学家开始强调其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最新研究更表明,适量食用鸡蛋不会损害心脏健康。
胆固醇认知的更新
虽然单颗鸡蛋含185毫克胆固醇(高于多数食物),但最新医学观点认为:真正影响胆固醇水平的是饱和脂肪而非膳食胆固醇。美国2016年已取消每日300毫克胆固醇的摄入限制。
肠道会分解摄入的胆固醇,而饱和脂肪形成的短链脂肪酸才是胆固醇升高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鸡蛋在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方面的效果更显著,这对心血管健康更为有利。
心脏病关联性的新发现
针对近50万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每日食用1个鸡蛋者比不食用者心脏病风险降低11%,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18%,出血性中风风险更下降26%。尽管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但证实了鸡蛋的非危害性。
研究排除了吸烟、饮食结构等干扰因素,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个体差异,但舒尔曼博士认为这验证了"鸡蛋无害"的临床观察结论。
营养价值的再认识
鸡蛋含有维生素E、叶黄素、硒和叶酸等关键营养素,对大脑健康、视力保护和抗炎症具有重要作用。每个鸡蛋约含6克蛋白质,能有效延长饱腹感。
建议搭配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如燕麦)食用,单个鸡蛋约含70卡路里。烹饪方式推荐水煮或少量橄榄油煎制,避免使用过量黄油。
健康食用的关键
需警惕餐厅的鸡蛋菜品,其份量和烹饪方式可能不符合健康标准。相较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百吉饼),鸡蛋仍是更优选择。特别提醒避免搭配白面包和培根食用,后者含高量饱和脂肪和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