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什么意思,原文及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于哪个诗人,什么意思,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9-18 15:57:01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的生死绝唱

这首金代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以殉情大雁为引,叩问人间至情本质。本文将呈现完整词作、白话译文,并解析其隐喻手法与生死观,揭示八百年前震撼文坛的爱情宣言。

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试问人间,爱情究竟是什么?竟能让生命为之献祭。

南北迁徙的比翼雁,历经多少春秋风雨。

共享欢愉,同担离苦,其中更有痴情如人的生灵。

那逝去的孤雁定在诉说:穿越万里云层,踏遍千山暮雪,形单影只该往何处?

汾水岸边,当年帝王巡游的箫鼓早已沉寂,唯见荒烟笼罩丛林。

招魂的楚地巫歌徒然回响,山鬼在风雨中暗自哀鸣。

连苍天都妒忌这份深情,不信这对雁儿会与寻常鸟雀同葬黄土。

此情将永存天地,等待后世文人携酒而来,在雁丘前纵情吟咏。

注释

【直教】竟使得。强调情之力量超越生死界限。

【双飞客】大雁终身一夫一妻,古人视为贞禽。

【招魂楚些】典出《楚辞·招魂》,"些"为楚地巫咒尾音。

【山鬼】《九歌》中山林女神,此处喻指自然精魂。

下阕连用汾阴祭祀、楚辞意象,将雁殉情提升至史诗高度。

创作背景

元好问十六岁赴试途中,遇猎户讲述双雁故事:一雁中箭身亡,伴侣悲鸣投地而绝。词人买雁合葬于汾水畔,垒石为记。当时金室南迁,中原板荡,此词借雁喻人,暗含乱世中对忠贞的呼唤。

作品解析

1. 结构创新:上阕叙事设问,下阕咏怀造境,突破传统咏物词格局。

2. 意象经营:将自然物象(雁、云、雪)与人文典故(楚辞、汾阴)熔铸为情感符号。

3. 哲学深度:超越儿女私情,探讨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

4. 语言张力:"天也妒"三字石破天惊,将情感提升至宇宙维度。

鉴赏范文

范文一

元好问以"生死相许"四字劈空而来,构建起中国文学最壮烈的爱情宣言。词人运用蒙太奇手法:双雁翱翔的远景与孤雁独行的特写交替,汾水荒烟的静态与风雨啼鸣的动态交织。尤其"天也妒"的拟天手法,使自然成为情感的见证者而非背景板。这种将微小生命悲剧升华为宇宙永恒命题的笔力,堪称词史绝唱。

范文二

词作最动人处在于双重悖论:本是禽鸟却具人性,看似柔弱却刚烈胜人。下阕刻意选用汉武帝《秋风辞》的汾阴典故,将帝王霸业与雁丘并置——当年旌旗箫鼓尽化黄土,而真情反得永恒。这种对权力与情感的价值观颠覆,在十三世纪的中国显得尤为珍贵。结句"狂歌痛饮"的文人仪式,实为对真情不朽的庄严加冕。

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元好问"丧乱诗"代表,此词作于金末战乱时期。

2. 核心意象:雁(忠贞)、汾水(历史沧桑)、山鬼(悲情化身)。

3. 艺术手法:比兴(以雁喻人)、用典(楚辞元素)、反差(微小与永恒)。

4. 思想内涵:情之超越性、生命的选择尊严、乱世中的精神坚守。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词中的意思:

(1)直教:__________

(2)些:__________

答案:

(1)竟使得(表程度递进)

(2)楚地巫咒语尾助词(典出《楚辞》)

二、主旨理解

题目:"天也妒"三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殊效果?

答案:将人类情感提升至宇宙维度,通过拟人化手法表现真情的惊天动地,构成情感价值的最高认证。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词与白居易《长恨歌》处理爱情主题的异同

答案:同:均探讨生死不渝之情。异:白诗侧重叙事铺陈,展现爱情与政治的冲突;元词通过物象凝练,突出情感的哲学高度与永恒价值。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的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强调真情的文化传承价值,提示后人应守护精神火种。在物质主义时代,更需铭记情感的精神标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