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了“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小王子》读后感 篇1
第一次翻开《小王子》,我以为这只是一本童话书。但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眼眶却湿润了。圣埃克苏佩里用纯净的文字,凿开了成年人心里那道厚重的墙。
小王子与玫瑰的故事最让我揪心。他以为自己的玫瑰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直到在地球上看见五千朵相同的玫瑰。但狐狸告诉他:“正是你为玫瑰花费的时间,才让她变得如此重要。”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见了生活中所有被我们忽略的深情。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开始的,可为什么长大后反而看不清最重要的事?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星球居民,不正是现实中迷失在数字、权力和虚荣中的我们吗?读完这本书,我悄悄在日记本里画了一顶吞掉大象的帽子——那是留给童年的密码。
《活着》读后感 篇2
余华的《活着》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深刻地剖开生命的本质。当福贵牵着老牛走在夕阳下时,我忽然理解了“活着”二字千钧的重量。
这个经历了战争、饥荒、丧亲的老人,就像土地里倔强生长的野草。家珍死前说“我不想死”,凤霞难产时拼命抓住床单,这些细节让苦难有了温度。最震撼的是福贵埋葬所有亲人后,依然能对着陌生人完整讲述自己的一生,这种平静比任何哭喊都更有力量。
合上书那晚,我站在阳台上看城市的灯火。每个窗户里都有不同的悲欢,但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人们依然会系紧鞋带继续前行。这大概就是《活着》教会我们最珍贵的事。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3
卡勒德·胡赛尼的笔触像喀布尔的春风,带着杏花香和战争铁锈味。阿米尔与哈桑的故事,让我在午夜台灯下数度掩卷长叹。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贯穿全书的誓言,在哈桑口中是赤诚,在阿米尔心里是救赎。风筝大赛那天的雪青色天空下,藏着多少孩子无法理解的残酷真相。当阿米尔穿越战火回到孤儿院,发现哈桑的儿子也喜欢用弹弓打镜子时,命运的齿轮让人战栗。
有些罪过需要终生偿还,有些宽恕只能来自自己。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是它告诉我们:成为好人永远不晚,就像追风筝的人,永远可以重新奔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路遥用百万字浇灌出的黄土地,生长着中国最坚韧的生命力。当孙少平在煤矿井下捧起《牛虻》时,我突然看清了这部巨著的灵魂。
双水村的夜晚,田晓霞的手电筒光柱划破黑暗;铜城煤矿里,王世才的铝饭盒装着人间烟火。最平凡的生活细节里,藏着惊心动魄的壮美。少安砖厂倒闭时在雨中的呐喊,少平得知晓霞死讯后独自走向大牙湾的身影,这些画面像老胶片般烙在记忆里。
我们都在自己的“平凡世界”里修行,或许终其一生都走不出黄土高原般的困境。但正如书中写道:“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