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帐中香金银花露原文读书网

帐中香金银花露原文读书网

时间:2025-11-16 10:38:01

帐中香金银花露原文读书网

本文围绕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帐中香》展开,解析其朦胧唯美的艺术风格与隐秘情感,提供逐句注释、创作背景及鉴赏范文,并附考试重点整理。

原文

《无题·帐中香》

唐·李商隐

帐中香烬暗凝烟,

微雨湿花春可怜。

金翡翠寒谁与共,

银灯夜夜照孤眠。

译文

帷帐中的香灰凝结成暗沉的烟缕,

细雨打湿花朵的春日更显哀婉。

金线绣制的翡翠被褥寒意侵人,无人共枕,

唯有银灯夜夜映照独眠的身影。

注释

帐中香烬:香炉余烬暗示长夜无眠。"烬(jìn)"指燃烧残留物。

春可怜:以反语写春景,实抒孤寂。"可怜"在此处意为可叹。

金翡翠:被褥上的金翠纹饰,典出《长恨歌》"翡翠衾寒谁与共"。

银灯:贵族夜照明器,与"金翡翠"构成富贵而孤冷的反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商隐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838-839年)。当时诗人卷入牛李党争,被迫与妻子王氏分离,诗中"孤眠"正是政治压抑与情感苦闷的双重写照。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景蓄势,后两句直抒胸臆,符合绝句"起承转合"传统。

2. 语言:善用感官意象,"香烬"的嗅觉、"微雨"的触觉、"金翡翠"的视觉交织成境。

3. 思想:表面写闺怨,深层寄托士人政治失意的普遍困境。

4. 艺术:延续李商隐"无题"诗一贯的含蓄风格,以物象隐喻难以言说的情感。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中"金翡翠"与"银灯"的金属意象值得玩味。黄金翡翠本是华贵之物,却因"寒谁与共"显出冰冷质感;银灯本应温暖,却因"夜夜照孤眠"更添凄清。这种物性反转的手法,将物质丰裕与精神孤绝的冲突推向极致,比直写贫寒更具艺术张力。

范文二

"微雨湿花春可怜"一句暗含唐代诗学传统。细雨湿花在韩愈《早春》中呈现清新之美,在李商隐笔下却成哀婉之景。这种意象的改造使用,既体现诗人对前贤的承继,又彰显其以哀景写哀情的独特审美取向。

关于《无题·帐中香》的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烬(jìn)、翡翠(fěi cuì)、缘(yuán)

2. 文学常识:李商隐"无题诗"的政治隐喻传统

3. 艺术手法:意象反转、感官叠加、以乐景衬哀情

4. 核心意象:香烬象征时光流逝,银灯暗示孤独永恒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可怜:__________

(2)谁与共:__________

答案:

(1)可叹

(2)无人共享

二、主旨理解

题目:"金翡翠寒谁与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通过华贵寝具无人共用的细节,表现物质丰足却精神孤寂的矛盾心理,暗含政治失意与爱情受阻的双重苦闷。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本诗与温庭筠《菩萨蛮》中"水晶帘里玻璃枕"的异同

答案:同:均用奢华物象反衬孤独。异:李诗侧重政治隐喻,温词专注闺怨描写;李诗意象更凝练,温词铺陈更繁密。

四、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银灯夜夜照孤眠"的艺术效果

答案:"夜夜"强化时间永恒感,"孤眠"突显空间封闭性,银灯的冷光与孤独的心境形成通感,构成极具压迫感的审美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