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观舞记原文全文

观舞记原文全文

时间:2025-11-16 11:00:02

观舞记原文全文解析与鉴赏

《观舞记》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描绘宫廷舞者的曼妙舞姿,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同时暗含诗人对时局的隐忧。

原文

观舞记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译文

从前有位美人公孙大娘,她跳的剑舞轰动四方。

观众如山般惊叹失色,天地也为之长久地震荡。

舞姿如后羿射落九日般刚劲,又如众神驾龙飞翔般矫健。

起舞时如雷霆收敛震怒,收势时如江海凝聚清光。

注释

公孙氏:指公孙大娘,唐代著名舞蹈家。

剑器:一种剑舞,唐代流行舞蹈形式。

霍如:迅疾的样子。

羿射九日:后羿射日的典故,形容舞姿刚劲有力。

骖龙:驾龙,形容舞姿飘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回忆开元盛世时的宫廷舞蹈。当时安史之乱已过,诗人借昔日的繁华景象,抒发对盛唐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回忆式写法,先叙事后抒情。

2. 语言运用大量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传神。

3. 思想内涵既有对艺术之美的赞叹,又暗含盛世不再的忧思。

4. 艺术特色体现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和雄浑豪放的风格。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杜甫的《观舞记》以公孙大娘剑舞为切入点,展现了盛唐文化的璀璨光芒。诗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等四句,用神话典故和自然意象构建出恢弘的舞蹈画面,既写实又写意。这种将具体艺术形式升华为文化象征的手法,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功力。诗人通过对往昔盛况的追忆,隐晦地表达了对现实衰败的痛心,使作品具有超越单纯艺术欣赏的深刻内涵。

范文二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夸张手法的运用。"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两句,通过极度夸张的描写,突出了舞蹈艺术的震撼力。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修辞技巧,而是诗人内心震撼的真实写照。杜甫善于将个人感受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在这首诗中,公孙大娘的舞蹈不仅是个体艺术表现,更成为盛唐气象的象征。当这种气象消逝后,诗歌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记忆功能。

考试重点整理

重点字词:公孙氏、剑器、霍如、骖龙

文学常识:杜甫诗歌风格、盛唐文化特征

意象意境:神话意象、自然意象构成的壮美意境

艺术特色:夸张手法、比喻手法、虚实结合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霍如:__________

(2)骖:__________

答案:

(1)迅疾的样子

(2)驾驭

二、主旨理解

问:"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表现了什么?

答:表现了公孙大娘舞蹈艺术的巨大感染力,通过夸张手法突出其震撼效果。

三、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艺术特色。

答案: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舞蹈的起势比作收敛的雷霆,收势比作凝聚的江海,生动展现了舞蹈的动静变化之美。同时暗示了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观舞记》中体现的文化记忆功能?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对盛唐时期艺术盛况的追忆,保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