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小数乘法概念,采用直观操作与分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将获得完整的互动教学流程,学生将在游戏化学习中突破小数点的定位难点。
第一课时:解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奥秘
一、教学目标
算理理解:通过购物情境理解小数乘整数的实际意义,能用"元角分"模型解释3.2×4的计算过程
算法掌握:归纳"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点小数点"的计算步骤,能正确计算0.8×5等基础题型
思维发展:在"买文具"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意识
二、教学过程
生活情境导入(10分钟)
实物展示:教师出示铅笔(单价1.2元)、橡皮(单价0.5元)等文具实物
互动提问:"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钱?谁能用不同方法计算?"
策略分享:鼓励学生用"1.2+1.2+1.2"连加和"12角×3=36角"两种方法计算,引出课题
探究工坊(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用方格纸涂色表示0.3×4(每格代表0.1)
B组用人民币教具演示2.5×3的计算过程
C组观察算式2.4×5与24×5的积的关系
发现汇报:"你们组找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秘诀了吗?"引导总结"先算整数积,再点小数点"
闯关大比拼(12分钟)
基础关:计算接龙(0.6×7→4.2×2→...)要求说清计算步骤
进阶关:"价格小管家"——计算购买多种文具的总价(如5个笔记本@3.5元+2套尺子@4.8元)
创意关:自编生活应用题,同伴交换解题
课堂小结(3分钟)
思维导图填空:小数乘整数要"一算( )二数( )三点( )"
延伸提问:"如果买12支0.8元的铅笔,你能想到几种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破解小数乘小数的数位密码
一、教学目标
算理突破:通过面积模型理解0.3×0.2表示"0.1的十分之六",掌握积的小数位数规律
算法巩固:熟练进行2.4×0.6等带验算的竖式计算,正确率达标90%
应用提升:解决"房间铺地砖""买菜称重"等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
二、教学过程
魔术数字引入(8分钟)
神奇现象:计算器演示3×2=6→0.3×2=0.6→0.3×0.2=0.06
头脑风暴:"为什么越乘越小?小数点像在变魔术?"
直观演示:用1m×1m方格纸,涂色展示0.3m×0.2m的实际面积
合作探究(17分钟)
任务清单:
小组1:测量教室门窗尺寸,计算0.9m×0.6m的玻璃面积
小组2:用"先整数相乘→再数小数位"的方法验证1.5×0.4=0.6
小组3:分析错题案例(如2.5×0.3=7.5),总结注意事项
擂台赛:各组派代表板演计算过程,集体评议
生活应用题(12分钟)
情境创设:
"妈妈买1.8kg苹果,每千克6.5元,手机支付时发现小数点位错了该怎么办?"
解题策略:
①估算:1.8≈2,6.5≈7,积应在14元左右
②精确计算:重点指导末位对齐和积的小数点定位
③逆向检查:用计算器验证结果
总结拓展(3分钟)
微课欣赏:播放《小数点的前世今生》科普片段
感悟分享:"今天学习中最让你惊喜的发现是什么?"
课后练习
实践作业(二选一):
①《超市小票探秘》记录3件商品单价与数量,计算总价并拍照验证
②《我家的"小数"生活》寻找家中应用小数乘法的2个实例,画图说明计算过程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小数奥秘,记得把你的发现分享给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