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教学教案

时间:2025-08-12 11:14:07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化情境和趣味游戏,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培养数感与逻辑思维。学生将在购物模拟、闯关活动中理解运算意义,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走进加减法的奇妙世界

一、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5+7""36-8"等典型题型

数形结合:通过小棒、计数器等教具操作,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应用意识:能运用所学解决"买文具""分糖果"等生活场景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过程

超市购物导入(8分钟)

情境创设:投影文具店价目表(铅笔3元、笔记本15元、文具盒28元)

互动提问:"小明买1本笔记本和2支铅笔要多少钱?谁愿意当收银员帮我们算算?"

操作指导:发放仿真纸币,邀请学生用"先算...再算..."句式说明计算步骤

小棒探秘游戏(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用橙色小棒摆出28+5,重点观察"满十捆一捆"的过程

B组用绿色小棒演示42-6,讨论"拆开一捆"的操作意义

C组担任"小老师",用计数器演示34+9的拨珠过程

趣味竞赛:各组派代表比赛"30秒速算",教师用红绿灯牌判断正误

算式城堡闯关(12分钟)

第一关"彩虹梯":计算台阶算式(如17+8→25-4→21+9)

第二关"智慧门":找出算式错误(如"46-7=49"用叉号标注)

第三关"宝藏箱":解决情境题("班级有38人,今天请假2人,来了多少人?")

课堂小结(5分钟)

口诀整理:通过拍手游戏记忆"加法满十进一位,减法不够向前借"

延伸思考:"回家数数你的存钱罐,算算比上周多多少钱?"联系生活实际

第二课时:加减法中的数学智慧

一、教学目标

策略优化:比较"分步计算""凑十法""竖式计算"等多种解题策略

错题分析:能识别并改正常见计算错误,培养验算习惯

综合应用:完成"春游物品准备"项目式任务,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过程

错题诊所导入(10分钟)

展示典型错例:如63-7=66(忘记退位)、28+5=73(错位相加)

互动诊断:"这些小病号哪里不舒服?谁能当医生治好它们?"

方法提炼:用红笔圈出关键步骤,强调"计算前先看运算符号"

策略对比实验(15分钟)

分组探究:

草莓组用拆分法计算47+36(40+30+7+6)

香蕉组用竖式计算并讲解"数位对齐"要点

苹果组设计"买两样商品花60元"的购物方案

成果展示:各组用小白板演示不同解法,讨论"哪种方法最方便"

春游策划工坊(12分钟)

情境任务:

"全班45人,每辆车坐20人,需要几辆车?"

"矿泉水买2箱(每箱24瓶)够每人1瓶吗?"

指导要点:提示学生用"估算→精算→验证"三步法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3分钟)

趣味挑战:"用1-9数字卡片组成和是100的加法算式"

总结升华:"计算就像搭积木,细心耐心才能搭得又高又稳"

课后练习

实践任务(任选其一):

《我的购物清单》记录三次购物经历,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小达人》自编3道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加减法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