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设计与示例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设计与示例

时间:2025-08-21 13:00:02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乖乖》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针对幼儿园小班语言发展特点设计,通过经典儿歌《小兔子乖乖》开展趣味语言活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案包含生动的情景游戏、角色扮演和创意延伸活动。

第一课时:童谣初体验

一、教学目标

语言认知:理解"乖乖""不开"等关键词含义,能跟随节奏拍手朗诵童谣前两句

安全启蒙:初步建立"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意识

肢体表达:能用手指模仿兔子耳朵,配合童谣做简单肢体动作

二、教学过程

布偶剧场导入(8分钟)

教师出示小兔布偶:"今天有位长耳朵朋友来做客,猜猜它是谁?"(晃动布偶耳朵)

幼儿观察互动:"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用手指变出兔耳朵好不好?"

情景设问:"如果兔妈妈出门了,大灰狼来敲门,小兔子该怎么办呢?"

童谣魔法盒(12分钟)

神秘道具:出示系着铃铛的"童谣魔法盒",摇晃发出声响吸引注意

分段教学:

①教师示范拍腿打节奏:"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幼儿模仿)

②加入摇头动作:"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重点强调"不开"时的摆手动作)

游戏巩固:"声音渐弱"游戏,教师越念越轻,考验幼儿专注力

安全小剧场(15分钟)

情景模拟:

教师戴狼头饰:"我是送糖果的狼外婆,快开门呀"(引导幼儿集体回应童谣)

角色互换:邀请幼儿轮流扮演小兔子,用童谣回应各种"敲门理由"

实物教具:展示门锁模型,演示正确锁门方法

创意延伸(5分钟)

涂色活动:发放小兔子线稿,要求给"关着的门"涂上红色(强化安全意识)

律动小结:全体起立做"关门"舞蹈动作,哼唱童谣旋律离开活动区

第二课时:情景大创想

一、教学目标

语言拓展:能替换"妈妈"为"爸爸""奶奶"等家庭成员创编新童谣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

艺术融合:用简易乐器为童谣伴奏,培养节奏感

二、教学过程

音乐唤醒(5分钟)

播放改编版童谣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做"洗耳朵""擦门锁"等生活动作

节奏游戏:用沙锤伴奏,教师控制快慢速度训练反应能力

创意工作坊(20分钟)

分组活动:

表演组:使用手偶台复述故事,重点表现大灰狼语气变化

美术组:用贴纸制作"安全门牌",写上幼儿自己的名字

音乐组:用三角铁和铃鼓为童谣设计伴奏音效

教师巡回指导:"兔妈妈的脚步声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

家庭剧场(10分钟)

亲子任务:邀请家长扮演不同角色,幼儿判断是否开门

情境升级:增加"快递员""邻居阿姨"等现代生活场景

视频记录:拍摄幼儿应对不同情况的反应,作为成长档案素材

安全儿歌创编(5分钟)

引导改编:"除了不开门,我们还能怎么保护自己?"

集体创作:"陌生人给糖,摇头摆手不要拿"等新句式

儿歌展示:将新编安全儿歌配上动作在全班展示

课后延伸

家庭任务:

1. 亲子制作"安全小卫士"徽章,记录每天的安全行为

2. 用家庭照片制作《我家的安全守则》图画书

鼓励语:小朋友们都是聪明的小兔子,记得要把今天学的安全魔法教给爸爸妈妈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