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充满诗意的童话视角,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与想象的奇妙结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和创造力。学生将学会通过关键词理解课文,体会拟人化描写,并尝试用童趣语言描述自然现象。
第一课时:探索花的奇妙世界
一、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掌握"荒、笛"等12个生字,重点指导"舞、罚"等6个易错字的笔顺和结构
朗读感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雷云拍手""树枝碰触"等拟人句的生动性,能找出至少5处拟人描写
整体感知:用"谁+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段落内容,初步理解诗歌的想象特点
二、教学过程
自然魔法导入(10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雨后花朵绽放的延时视频,同步播放课文配乐朗诵
互动提问:"你们觉得花朵真的会像小朋友一样上学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词语采集:引导学生说出"欢呼""跳跃""放假"等动词,用身体动作表现词语含义
生字冒险岛(15分钟)
分组挑战:
A组用"荒"字组词接龙(如荒原-原野-野生-生活),教师用简笔画呈现词语场景
B组通过"笛"字演变动画了解竹字头含义,模仿吹笛动作记忆字形
C组用彩泥塑"舞"字结构,比赛谁做得最规范美观
趣味检测:每组派代表听写对方组的生字,正确率最高组获得"自然小博士"勋章
朗读探秘(12分钟)
示范朗读:教师用不同语气朗读"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突出疑惑和确信的语气差异
寻找任务:用荧光笔标出文中把自然现象当作人来写的句子,如"雷云在天空中轰响"
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花朵放学冲出校门"的场景,体会拟人化的趣味
课堂小结(3分钟)
填空总结:"花的学校是一个______(神奇/有趣/特别)的地方,因为______"
延伸思考:"如果云朵也有学校,你觉得他们会怎么上课?"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第二课时:品味诗意的语言之美
一、教学目标
文本赏析:分析"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等句子的画面感,学习通过感官描写营造意境
情感体会:感受文字中蕴含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意写作:模仿课文拟人手法,描写"星星的夜晚学校",培养创新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诗意对比导入(8分钟)
出示两组句子:
①科学描述"下雨后花朵开放"
②课文"花朵们放假了,冲出来跳舞"
讨论思考:
"哪种描写更吸引你?为什么?"
"如果把'东风'写成'邮差',会产生什么新效果?"
深度品读(18分钟)
小组任务:
一组用彩笔画出"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的场景,标注使用的颜色词语
二组设计"花朵学校"的课程表,想象他们会学习什么
三组创编"花朵放学歌",用课文语句填词
分享点评:各组展示后,开展"最美诗意奖"投票活动
写作工坊(12分钟)
写作支架:
"当______(时间),______(谁)在______(哪里)______(做什么)"
引导方法:
提醒学生用"触摸、闻、听"等多感官描写
示范将"月亮升起"改写成"月亮老师点亮了夜空的黑板"
作品展示:选取3篇优秀习作制作成"星星诗集"张贴在教室
情感升华(2分钟)
配乐朗诵: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文字中的温暖与美好
心灵对话:"你想对花的学校说什么?"收集学生感想制作班级留言树
课后练习
观察日记:
《雨后的小精灵》——记录你看到的雨后自然现象,尝试用拟人手法描写
《假如我是______》——选择自然事物,用第一人称讲述它的故事
鼓励语:让我们像泰戈尔爷爷一样,用发现美的眼睛和充满童真的心,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