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小学中学队列训练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中学队列训练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5-08-21 12:58:01

小学队列训练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情境模拟、游戏互动和实操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队列基本动作要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将学会规范报数、整齐行进等技能,并在趣味活动中强化规则意识。

第一课时:队列基础训练与规则建立

一、教学目标

动作规范:掌握"稍息""立正""向右看齐"3个基础动作要领,做到身体挺拔、动作整齐

空间感知:通过"小树苗成长"游戏,建立横排间距(两臂侧平举)、纵列间距(一臂距离)的空间概念

规则意识:理解"快静齐"的队列要求,能在教师口令下完成3人小组的快速整队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8分钟)

实物展示:出示阅兵式视频片段,定格战士整齐列队的画面

互动提问:"这些解放军叔叔站得像什么?如果我们班变成小树林,该怎么排列?"

动作模仿:带领学生模仿"挺拔的小松树"(立正)、"放松的柳枝"(稍息)等形象动作

基础训练营(15分钟)

分组竞赛:

A组练习"立正-稍息"转换,教师用"1-2-1"节奏辅助

B组用彩绳标记间距,实践"向右看齐"的摆头动作

C组进行"木头人"游戏,保持立正姿势10秒计数

趣味检测:开展"照镜子"游戏,两人一组互相纠正动作,评选"最标准镜像组合"

空间魔法游戏(12分钟)

情境创设:"现在我们要变成会魔法的树苗"

横向魔法:听口令"开花",侧平举调整间距

纵向魔法:听口令"生长",前平举保持距离

综合挑战:配合《进行曲》节奏,完成"魔法树林"的队形变换

课堂总结(5分钟)

成果展示:3人小组展示整队流程,其他组用星级评价

延伸思考:"如果全班变成大雁队伍,飞行时应该保持什么队形?"

第二课时:队列应用与团队协作

一、教学目标

技能应用:能将基础动作融入"直角转弯""蛇形行进"等复杂队形变换

协作能力:通过"人体多米诺"游戏培养团队默契,达成8人小组的整齐报数

创新表达:设计简单的创意队形,并用"先...然后...最后..."描述变换过程

二、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10分钟)

快速反应:教师随机喊"树苗种类"(松树=立正,柳树=稍息)

空间挑战:用跳绳摆出十字形,练习不同方向的"看齐"动作

综合训练(15分钟)

任务闯关:

关卡1:"数字隧道"——按学号顺序鱼贯通过障碍物

关卡2:"彩虹桥"——各小组持不同颜色彩旗完成直角转弯

关卡3:"贪吃蛇"——全班连贯完成蛇形路线行进

创意工坊(12分钟)

队形设计:提供"大雁""花瓣""波浪"等队形参考图

小组实践:4人一组设计简单队形,用身体拼出字母或数字

展示解说:每组派代表用"首先...接着...最后..."讲解队形变化

总结升华(3分钟)

视频回放:录制学生训练片段,对比分析进步点

情感引导:"整齐的队列就像美妙的音乐,每个人都是重要音符"

课后练习

观察任务:记录3种生活中见过的队列场景(如升旗仪式、超市排队等)

实践作业:与家人玩"影子游戏",模仿对方的站立和行走姿势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成为校园里最精神的小松树!记住:挺拔的站姿会让我们更有自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