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化情境和趣味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培养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续方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课时:初探字母表示数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概念理解:通过具体情境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或特定范围的数
符号运用:能正确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解释其含义,区分"a×4"与"a4"等易错表达
生活应用:发现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如车牌号、温度计刻度),培养数学观察力
二、教学过程
谜语激趣导入(8分钟)
情境创设:出示存钱罐和标价签(书包28元/个,文具盒x元/个)
互动提问:"这里的x可能代表多少?为什么不用具体数字?"
生活联想:引导学生列举超市价签、电梯按钮等含字母的实例(如"B1""F5")
字母魔法游戏(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用字母表示年龄:"老师比小红大20岁",当小红a岁时,老师____岁
B组用字母表示数量:"每盒牛奶3元",买b盒应付____元
C组探究简写规则:通过计算"2×a""n×5"发现乘号可省略为"2a""5n"
趣味竞赛:各组展示成果后,开展"字母接龙"(前一人说"m+3",后一人接"m+4")
书写诊所(12分钟)
典型错例:展示"a6""1b""x×y"等错误写法
诊断活动:学生扮演"小医生"用红笔圈出问题,说明正确写法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重点指导"a×3=3a"的规范表达
课堂总结(5分钟)
思维导图:师生合作完成"字母可以表示____(数量/关系/公式)"
延伸思考:"如果让你用字母表示全班人数,你会选择哪个字母?为什么?"
第二课时:探索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
一、教学目标
公式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方法,体会简便性
逻辑推理:能根据字母公式计算具体数值,如正方形周长C=4a中已知a求C
创新应用:设计简单的生活问题并用字母表示关系,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过程
公式王国探秘(10分钟)
对比展示:
①文字版:长方形周长=(长+宽)×2
②字母版:C=(a+b)×2
小组讨论:"哪种表达更简洁?字母公式中的a、b、C分别代表什么?"
实践计算(15分钟)
任务分层:
基础组:已知正方形边长a=5cm,利用C=4a计算周长
提高组:根据速度公式s=vt,当v=60km/h,t=2h时求s
拓展组:自编"妈妈买水果"问题(苹果x元/斤,买3斤需____元)
创意工坊(12分钟)
创作引导:
"请你为教室里的物品设计字母公式:"
示例:粉笔盒总量=每盒支数×盒数→z=x×y
作品展示:学生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创公式,师生共同评价
拓展延伸(3分钟)
数学文化:介绍韦达"代数之父"的故事,了解字母表示数的发展史
课后练习
实践作业(任选其一):
《我的字母日记》:用字母记录一天中3个数量关系(如跳绳n下,多跳5下后是____下)
《家庭公式》:为家中某个场景设计字母公式(如电费=单价×用电量→f=p×q)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字母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