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小学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2025-08-21 13:58:01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品读许地山的经典散文《落花生》,引导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第一课时:初识花生的品格

一、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掌握"亩、播"等10个生字,重点指导"慕、矮"等6个易错字的间架结构

朗读感知: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体会"对比"手法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内容理解:用"事物+特点+启示"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二、教学过程

实物激趣导入(8分钟)

神秘布袋游戏:准备装有花生、苹果、石榴的布袋,请学生摸物猜名

互动提问:"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摸到的花生,你会选哪个词?为什么?"

词语银行:板书学生生成的形容词(朴实、粗糙、不起眼等),为课文学习铺垫

字词采摘园(15分钟)

分组竞赛:

A组"耕种小队":认读"播种、浇水"等农事词汇,用动作演示词义

B组"果实探秘组":对比学习"鲜红嫩绿"与"矮矮地长",体会形容词的反差

C组"汉字美容院":重点指导"慕"字下部是"小"不是"水",通过田字格范写纠错

朗读品析会(12分钟)

角色分配:教师读叙述语,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孩子们的话

重点品读:标红"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等关键句,讨论重音处理

发现秘密:用荧光笔标出文中所有对比写法,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课堂小结(5分钟)

思维导图填空:完成"花生不像______那样______,但它______"的句式梳理

延伸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事物?"鼓励联想交流

第二课时:感悟做人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深层理解:分析"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写法迁移:学习借物喻人的手法,尝试用事物特点比喻人的品质

价值引导:培养不图虚名、踏实奉献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哲理辩论赛(10分钟)

情境创设:出示"苹果石榴派"和"花生派"的卡通标牌

辩论话题:"现代社会更应该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花生那样的人?"

教师引导:强调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重点在于理解"有用"的内涵

文本深挖(15分钟)

合作学习:

小组1:用表格对比"花生vs苹果石榴"的外形、生长位置、用途

小组2:采访记录"我身边的花生人",讲述普通劳动者的故事

小组3:创作"花生颁奖词",用排比句赞美其品质

写作训练营(12分钟)

写作支架:

"______就像______,它没有______,但它______"

范文引路:教师下水文《蜡烛颂》,示范借物喻人写法

个性创作:学生选择路灯、粉笔等事物进行片段练习

情感升华(3分钟)

视频欣赏: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片段,感受平凡中的伟大

集体朗诵: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最后自然段,体会作者的人生志向

课后练习

实践作业(任选其一):

《我的"花生"日记》——观察记录身边默默奉献的人

《______赞》——仿写借物喻人的小短文

鼓励语:希望同学们既能做发现美的眼睛,更能成为创造美的心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