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幼儿园游戏《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游戏《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2025-08-20 14:58:02

幼儿园游戏《比尾巴》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尾巴》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兴趣。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尾巴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至少5种常见动物的尾巴特征,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尾巴的样子

语言目标:学会使用"长"、"短"、"粗"、"细"等形容词描述尾巴特征

情感目标: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技能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准确指出不同动物的尾巴

二、教学过程

动物尾巴猜猜看(8分钟)

教师出示部分动物图片(只露出尾巴部分):"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猜猜这是谁的尾巴?"

互动提问:"这只尾巴毛茸茸的,会是谁的呢?""这条尾巴细细长长的,是什么动物的呢?"

词语拓展:带领幼儿学习"毛茸茸"、"蓬松"、"卷曲"等描述尾巴的词语

尾巴找朋友游戏(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负责将动物图片与对应的尾巴图片配对

B组负责用动作模仿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

C组负责用简单句子描述尾巴特征

趣味竞赛:每组完成任务后,互相展示成果,给予贴纸奖励

儿歌学唱(12分钟)

教师示范朗读《比尾巴》儿歌:"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幼儿跟读并做动作:读到"长"时伸展手臂,读到"短"时比划短距离

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轮流表演儿歌内容

课堂小结(5分钟)

图片排序:请幼儿将动物按尾巴长短顺序排列

延伸提问:"你最喜欢哪种动物的尾巴?为什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课时:尾巴的妙用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语言目标:学会用"可以"、"能够"等词语描述尾巴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创造目标:能够想象并表达尾巴的其他可能用途

二、教学过程

尾巴功能展示(10分钟)

展示两组图片:

①猴子用尾巴挂在树上

②鱼用尾巴游泳

思考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需要这样的尾巴?""如果没有尾巴会怎么样?"

教师总结:讲解尾巴对动物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活动(15分钟)

任务分工:

小组1:扮演猴子,用"尾巴"摘香蕉

小组2:扮演孔雀,用"尾巴"开屏

小组3:扮演松鼠,用"尾巴"当伞

交流分享:各组表演后,其他幼儿猜猜他们在模仿什么动物

创意绘画(12分钟)

绘画指导:

"如果你有一条尾巴,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幼儿展示:请几位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创意尾巴画

延伸活动(3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动物使用尾巴的实拍视频

总结升华:"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尾巴"

课后延伸

观察任务:

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小区或公园里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尾巴特征

鼓励语:小朋友们都是小小观察家,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更多有趣的动物秘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