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第一课时:初探民族小学的独特风貌
一、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系统掌握"坝、汉"等10个生字,重点突破"晨、绒"等8个易错字的书写规范与结构美感
朗读感知: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至少3处富有民族特色且语言新颖的句子,并尝试解释其表达效果
整体理解:掌握"时间+地点+人物"概括课文的方法,能独立用完整句子总结内容,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二、教学过程
民族风情导入(8分钟)
多感官体验:播放《五十六个民族》片段,并展示傣族、景颇族的传统服饰实物或高质量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漂亮的服饰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这些衣服颜色更鲜艳,图案也很特别!"
词语拓展:带领学生提炼"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等形容词,并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
字词闯关游戏(15分钟)
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A组:认读景物类词汇,进行"你说我写"游戏
B组:认读民族类词汇,讨论词汇的文化背景
C组:重点练习易错字"装""扮",通过字形拆解帮助记忆
趣味竞争:每组完成任务后互相出题,得分最高组获得"小小民族通"称号
朗读寻宝(12分钟)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式,强调朗读的节奏感
学生活动:自主寻找3处体现民族特色的句子,用波浪线标注
师生互动:"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找到的精彩句子?"
学生分享:"我喜欢'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这句话,感觉很温暖。"
课堂小结(5分钟)
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这所小学特别在______"
延伸提问:"如果你去这所小学,你最想体验什么?"
学生畅想:"我想和他们一起跳孔雀舞!"
第二课时:品悟文字中的民族团结情
一、教学目标
文本理解:深入分析"安静的小动物"与"热闹的课间"的对比手法,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技巧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
写作训练:模仿课文片段结构,创作描述自己学校生活的文字,提升写作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对比引入(10分钟)
展示两组对比图片:安静的校园和热闹的课间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两种不同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安静的时候很美好,热闹的时候又充满活力。"
文本细读与合作(15分钟)
分组任务:
第一组:用流程图梳理上学流程
第二组:角色扮演不同民族学生相互问候
第三组:找出表现民族团结的细节
各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写作工坊(12分钟)
提供写作支架:"早晨,从______,从______,从______,走来了一群小学生......"
学生创作:描写校园晨景,突出时间、地点、人物的结合
作品展示:朗读优秀习作,互相评价
拓展延伸(3分钟)
观看云南民族小学生活视频
分享感受:"看完视频,你对民族团结有什么新的理解?"
课后练习
作文题目(任选其一):
《我眼中的民族小学的一天》
《校园里的一个角落》
鼓励语:希望同学们用心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