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寓言》经典故事原文及寓意赏析及译文

《中国古代寓言》经典故事原文及寓意赏析及译文

时间:2025-09-02 20:30:01

《中国古代寓言》经典故事《愚公移山》原文及寓意赏析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愚公坚持不懈移山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本文将完整呈现故事原文、现代译文,并深入分析其创作背景、文学价值及现实意义。

原文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仞。

原本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面对着大山居住。

他苦于大山阻塞交通,出入都要绕远路,于是召集全家人商议:

"我和你们一起尽全力铲平险阻,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家人们纷纷表示赞同。

注释

1. 太行、王屋:两座著名的大山,太行山在今山西与河北交界处,王屋山在今山西阳城。

2.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约合七尺或八尺。

3. 冀州:古代九州之一,今河北、山西一带。

4. 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县一带。

5. 惩(chéng):苦于,被...所困扰。

6. 塞(sè):阻塞,阻碍。

7. 迂(yū):曲折,绕远。

8. 杂然:纷纷地,七嘴八舌地。

创作背景

《愚公移山》出自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当时百家争鸣,道家思想盛行。故事虽以寓言形式出现,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民改造自然的愿望和决心。列子通过这个故事,既表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又歌颂了人类意志的伟大。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点:采用传统寓言三段式结构—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圆满结局。

2. 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对话生动,善用夸张手法突出主题。

3. 思想内涵:歌颂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4. 艺术特色:通过对比手法(愚公与智叟)凸显主题,运用神话元素增强故事感染力。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愚公移山》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文学形象。九十高龄的愚公面对巍峨大山,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立下移山之志。这种反差强烈的设定,使故事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作者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进行对比,凸显了坚持不懈精神的可贵。故事结尾天神相助的浪漫主义处理,既符合古代人民的认知水平,又深化了主题。

范文二

这则寓言最打动人心的是其展现的世代传承精神。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种前赴后继、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故事启示我们,面对困难时,既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长远;既要有个人努力,更要依靠集体力量。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愚公移山》的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仞(rèn)、惩(chéng)、迂(yū)、匮(kuì)、叟(sǒu)

2. 文学常识:出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3. 知识要点:寓言特点、夸张手法、对比艺术、神话元素

4. 意象意境:大山象征困难,移山象征奋斗,天神象征自然规律

5. 思想内涵:坚持不懈、人定胜天、团结协作、世代传承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

(2)无穷匮也:__________

答案:

(1)苦于

(2)尽,完

解析: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注意古今异义。

二、主旨理解

题目: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团结奋斗,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道理。

解析:通过愚公的言行和故事结局,揭示了这个普遍的人生哲理。

三、比较鉴赏

题目:《愚公移山》与《精卫填海》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都运用夸张手法表现顽强精神;不同点:《愚公》突出集体力量和世代传承,《精卫》强调个体执着和悲壮色彩。

解析:两则寓言都源自上古神话,但表现重点不同。

四、句子赏析

题目:赏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对比和反问,强调人力终将战胜自然的信念,语言铿锵有力,富有哲理。

解析:这句话是愚公精神的核心表达,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愚公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示例:愚公精神启示我们,面对困难要有恒心毅力,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脚踏实地;既要个人努力,更要团队协作。这种精神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领域都有重要价值。

解析:分析传统寓言的现代意义,要结合具体社会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