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往往在寥寥数语间勾勒出令人神往的画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是这样一句充满禅意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唐代诗人贾岛笔下的幽静世界。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什么意思?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思是:夜色静谧,飞鸟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月光如水,僧人轻轻叩响山门。这一动一静之间,勾勒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出处
该句出自《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唐朝著名苦吟诗人。其诗风清奇僻苦,尤工五律,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推敲"的典故正是源于他创作此诗时的反复斟酌,展现了诗人对字句的极致追求。
这首《题李凝幽居》不仅体现了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创作态度,更折射出唐代隐逸文化的审美情趣。诗中"敲"字的使用,让月夜访友的意境更显生动,成为后世研究炼字艺术的经典案例。
以上就是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详细解析,更多古典诗词鉴赏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