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混沌、穷奇、梼杌,这四大凶兽在神话传说中令人闻风丧胆。作为四凶之首的饕餮,其贪婪暴食的形象尤为突出。今天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个神秘生物,从读音溯源到文化内涵,带您全面认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远古符号。
饕餮怎么读?
饕餮的正确读音为[tāo tiè]。
饕餮是什么意思?
饕餮:以上美食家的意义应该是引申义,饕餮性贪食,以至于吃光了所有之后开始吞噬自己,最后仅剩下了头颅,故而饕餮有贪食,贪婪的本意,但是总归还是和吃食相关。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
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艾青《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1]》:鴈门之北,鹰隼、所鷙、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参见四凶词条,四凶者,以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
引申涵义:饕餮的本义是贪吃,但是在现代餐饮业中,饕被引申为会吃。例如在广州周记茗点居(茶楼)的月刊《老饕美食》中,饕民一词便是那些爱吃、会吃的食客的专属美称,而不少美食者也欣然自称饕民。
传说中饕餮的样子
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饕餮的近义词是什么?
贪吃 贪馋 馋嘴 贪嘴
饕餮盛宴是什么意思?
饕餮盛宴: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即丰盛的宴席。
饕餮纹是什么?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饕餮纹是后人附会的称呼。饕餮纹与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用饕餮造句
1、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梁实秋
2、对于我这样的饕餮之徒来说,简单生活大概永远是个梦想。
3、我还在贫民院的午餐桌上有了一席之地,享用了一顿前所未有的饕餮大餐。
4、然而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流为饕餮,有人流为饿殍。
5、到了西周中期,青铜器的纹饰和样式都有所改变.饕餮纹、馗纹逐渐被环形纹、水波纹所代替.
关于饕餮的传说
饕餮十分贪吃,世界上的走兽和天空中的飞鸟都被它吃光了,就开始吃自己。先是从尾巴吃起,接着吃后爪,最后把自己吃的只剩一个头颅了,也就没办法再吃下去了。
所以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我们能看到的唯有一个头颅的怪兽头像,就是传说中的饕餮了。
上古四大凶兽是什么?
饕餮、浑敦即混沌、穷奇、梼杌
上古四大神兽是什么?
四大神兽是古代中国传说的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属于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在当代文化中,饕餮形象已超越神话传说,成为美食文化的象征符号。从米其林餐厅到街头小吃,"饕餮"二字常被用来形容极致的美食体验。这种文化嬗变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让古老的凶兽形象在舌尖上获得新生。
以上就是关于饕餮的详细解读,从读音到文化内涵,为您全面呈现这个神秘生物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本站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