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新学期新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新学期新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时间:2025-08-12 16:00:0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学期新目标》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设计,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新学期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课程将引导学生认识目标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激发持续行动的动力。

第一课时:认识目标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目标"的含义,认识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期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技能目标:初步学习使用"SMART原则"制定个人小目标

二、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目标大猜想(8分钟)

教师展示名人小时候的目标故事卡片(如爱迪生、梅西等),让学生猜猜这是谁的目标

互动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名人小时候的目标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词语拓展:带领学生理解"目标""计划""坚持"等关键词,用"目标就像..."造句

目标探索游戏(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负责收集"学习类目标"词汇,进行"目标接龙"游戏

B组负责收集"生活类目标"词汇,讨论这些目标带来的改变

C组重点练习"坚持""进步"等词语,通过情景表演帮助理解

趣味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最有意思的目标,评选"最具创意目标奖"

目标制定工坊(12分钟)

教师示范:用"SMART原则"制定一个简单的目标(如"每天阅读15分钟")

寻宝任务: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新学期最想实现的1-2个小目标

小组讨论:互相点评目标的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小结(5分钟)

思维导图填空:通过师生互动,完成"好目标应该具备______(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

延伸提问:"为了实现你的目标,第一步可以做什么?"激发学生行动力

第二课时:我的目标行动计划

一、教学目标

深化理解:通过案例分析,认识目标与行动的关系

实践应用:制定个人目标行动计划表,培养执行能力

情感培养: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对比引入(10分钟)

展示两组图片:

①只有目标没有行动的漫画

②通过小步骤实现大目标的故事

思考讨论:

"这两组图片给你什么启发?"

"小明的目标是'提高数学成绩',他该怎么做?"

互动体验:请学生用身体动作演示"一步一个脚印"

行动计划制定(15分钟)

任务分工:

小组1:用"星期表格"设计一周阅读计划

小组2:角色扮演"目标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法

小组3:制作"目标进度条",讨论如何记录进步

交流分享:各组展示计划表,其他同学补充建议

行动宣言(12分钟)

写作支架提供:

"我的目标是______"

"我计划每天/每周______"

"遇到困难时我会______"

指导方法:

鼓励学生具体描述行动步骤

提示用正向语言表达(如把"不拖延"改为"按时完成")

学生展示:选择几位同学朗读宣言,全班击掌鼓励

拓展延伸(3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小步前进的力量》动画短片

总结升华:教师用"种子成长"比喻目标实现的过程

课后练习

实践任务(任选其一):

《我的目标成长日记》——连续一周记录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加油卡》——设计鼓励卡片送给正在努力的同学

鼓励语:新学期就像崭新的画布,期待同学们用行动描绘出精彩的画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