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小学音乐《快乐的音乐课》开学教案

小学音乐《快乐的音乐课》开学教案

时间:2025-08-12 12:00:02

小学音乐《快乐的音乐课》开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课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学生将通过歌唱、节奏游戏和创意表演,体验音乐的魅力,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第一课时:初探音乐课的快乐密码

一、教学目标

音乐感知:通过《快乐的音乐课》歌曲学习,感受2/4拍节奏特点,能准确模仿节奏型"X X | XX X"

歌唱表现: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重点练习"叮叮当当"等拟声词的跳跃感

课堂常规:认识基础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学习"开始/停止"的演奏指令

情感体验:分享"我最喜欢的音乐课活动",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音乐魔法门导入(8分钟)

教师神秘地摇动铃鼓:"听到这个声音,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展示乐器百宝箱:依次出示碰铃、三角铁等乐器,邀请学生触摸并模仿其声音

互动提问:"这些乐器声音像什么?如果用颜色表示,你会选什么颜色?"

词语银行: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叮咚、沙沙、哗啦啦等),并配合动作表现

节奏小火车(15分钟)

教师拍击节奏型X X | XX X:"谁能变成小回声重复这个密码?"

分组游戏:

A组用拍手表现节奏,B组用跺脚表现,C组用人声"哒哒"表现

节奏接龙:教师开头"X X | XX X",每组续接两小节不同节奏

趣味竞赛: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学生根据速度变化调整节奏,表现最佳组获得"节奏之星"勋章

歌曲寻宝(12分钟)

教师范唱:用夸张的表情演唱《快乐的音乐课》,突出"叮叮当当"的跳跃感

寻宝任务:

"歌曲里藏着哪些快乐的小音符?用波浪线画出让你开心的歌词"

分句模仿:重点练习"我们唱歌又跳舞"的渐强处理,用手势表现音量变化

情景表演:根据歌词内容设计简单动作(如假装敲铃鼓、转圈跳舞等)

课堂小结(5分钟)

思维气泡图:通过师生互动完成"音乐课可以______(唱/跳/奏/听)"

延伸提问:"下节课你想和什么乐器做朋友?"收集学生兴趣点

第二课时:创编我们的音乐故事

一、教学目标

创编能力:能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设计简单的节奏型

合作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歌曲情境剧创编,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升华:理解"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的含义,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学过程

音乐记忆唤醒(10分钟)

播放歌曲前奏:"竖起小耳朵,这是什么歌?能用动作回答吗?"

节奏点名游戏:教师拍击学生姓名节奏(如王明X X),被点到者用乐器回应

对比讨论:

"加入乐器伴奏后,歌曲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如果这段音乐是彩虹,你觉得现在多了什么颜色?"

创意工作坊(15分钟)

任务分组:

道具组:用纱巾、彩带制作"音乐彩虹"

伴奏组:设计铃鼓、碰铃的伴奏谱(如每句结尾摇铃)

表演组:创编"音乐课的一天"情景剧

教师指导重点:

提醒伴奏组注意控制音量

引导表演组用表情传递快乐情绪

音乐小剧场(12分钟)

舞台布置:用课桌椅搭建简易舞台,铺开学生制作的"音乐彩虹"

演出流程:

全体演唱歌曲→小组情景剧表演→乐器合奏尾声

互动环节:观众用指定节奏(X X XX)为表演者鼓掌

教师点评:具体表扬创意点(如"我喜欢小明转圈时的笑脸")

爱的延伸(3分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