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化情境和趣味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东南西北"的方位概念,培养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教师将获得完整的教学流程设计,包含分层目标、互动环节和评价反馈。
第一课时:认识生活中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
基础认知:能准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平面图规则
生活应用:结合太阳位置判断方向,能说出教室或校园内至少3个物体的方位关系
思维发展:通过"方向棋"游戏培养空间推理能力,初步建立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过程
太阳公公指方向(10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日出动画,定格早晨太阳位置
互动提问:"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我们面向太阳时,前面是什么方向?"
肢体记忆:全体起立做"方向操"——双臂平举说"左西右东",前伸说"前东后西"(教师同步板书方向板)
教室寻宝大作战(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用指南针验证教室正门朝向,记录东西南北墙面各有什么物品
B组绘制简易教室平面图,用箭头标注窗户相对于讲台的方向
C组设计"方向暗号",如拍手3下代表北方,跺脚2下代表南方
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用"我在__方向发现了__"句式汇报,教师用磁贴完善板书方向图
方向棋PK赛(12分钟)
游戏规则:
棋盘设置校园场景格子,学生轮流掷方向骰子(东3步/南退1步等)
行进过程中需说出"从__向__走到__"的完整方位描述
特殊事件:遇到"迷路"格子需正确回答"图书馆在操场的__方向"等问题才能继续
课堂总结(3分钟)
童谣巩固:"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配合手势)
延伸思考:"如果阴天没有太阳,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辨别方向?"(自然衔接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方向的应用与拓展
一、教学目标
技能提升:能用方向术语描述简单路线图,如"从教学楼向东走100米到花坛"
综合实践:小组合作完成校园定向打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思维:设计"理想校园"布局图,合理规划各区域方位关系
二、教学过程
破解方向密码(8分钟)
情境导入:出示藏宝图碎片,只有正确摆放方向才能拼出完整地图
小组竞赛:根据提示"食堂在办公楼的西北方"等线索,调整磁贴位置
关键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地点,从不同方向观察会得到不同描述?"
校园探险家(20分钟)
任务准备:
发放简易校园平面图和打卡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分组领取任务卡:如"从升旗台向东北方走__步找到蓝色标记"
实践过程:
每完成一个打卡点需记录该处相对于前一个点的方位
遇到困难可使用"方向求助卡"向巡逻教师提问
创意设计师(10分钟)
创作要求:
在白纸上设计包含操场、教学楼等6个区域的校园布局
用彩色标签标注各区域间的方位关系
展示点评:
优秀作品投影展示,设计师解说"我把图书馆放在教学楼东北方,因为..."
同伴互评:"我最喜欢__的设计,因为他的__区域方位很合理"
课后实践
必做: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用箭头标注关键转折点的方向变化
选做:观察一周内不同时段太阳位置变化,用照片或图画记录规律
鼓励语:小小方向侦探们,请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更多方位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