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化情境和分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算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经历从直观操作到抽象计算的思维进阶,培养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第一课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算理理解:通过分蛋糕、量彩带等生活实例,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现实意义,能用"几个几分之几相加"解释算理
算法掌握:系统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如3×1/4等基础题型,准确率达标90%
应用迁移:解决"一根彩带用去3/5米,4根用去多少米"等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意识
二、教学过程
生活化导入(10分钟)
情境创设:出示蛋糕分割图(预先准备圆形磁贴教具)
互动提问:"如果每人吃1/6个蛋糕,3个人一共吃多少?怎样列式?"
实物演示:教师移动磁贴展示1/6+1/6+1/6=3/6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变化
思维碰撞:"有没有比加法更简便的计算方法?"自然引出课题
算法探究(15分钟)
分组实验:
A组用纸条测量:每段2/5分米,3段总长多少?记录计算过程
B组画图验证:计算5×1/3时,在方格纸上涂色验证结果
规律发现:各组汇报后,教师用红色粉笔框出所有算式的分子与整数乘积部分
口诀提炼:师生共同总结"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要约分"的计算口诀
闯关练习(12分钟)
基础关:计算接龙(开火车口答2×3/7、4×5/8等)
进阶关:改错诊所(出示典型错误如3×2/5=6/10,分析错误原因)
终极关:实际问题("汽车耗油量3/10升/公里,行驶8公里耗油多少?"需完整书写解题步骤)
课堂总结(3分钟)
思维导图:师生合作完成"算法→算理→应用"的知识结构图
延伸思考:"如果是分数乘分数该怎么计算呢?"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揭秘分数乘分数的神奇法则
一、教学目标
算理可视化:通过长方形面积模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几何意义,能用"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描述算理
算法迁移:掌握"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处理连乘和约分
综合应用:解决"土地种植面积""布料用量"等复合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过程
复习激疑(8分钟)
相关文章:
-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设计 2025-08-29
- 《情绪管理》主题班会教案 2025-08-29
- 《简爱》女性意识觉醒主题教案 2025-08-29
- 《团队合作》新生破冰活动教案 2025-08-29
- 幼儿园小班摘果子教案(精选4篇) 2025-08-29
- 《朝花夕拾》七年级上册单元教学教案 2025-08-29
- 《三体》少年版科学幻想教案 2025-08-29
- 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