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开学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开学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5-08-29 14:00:0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活化情境和互动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掌握数轴表示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学生将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一课时:走进有理数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概念理解:通过温度计、海拔等生活实例,初步建立有理数概念,能准确区分整数、分数、正负数

数轴应用:掌握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方法,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提升分类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过程

生活化导入(10分钟)

情境创设:出示冬季哈尔滨-20℃和夏季吐鲁番40℃的对比照片

互动提问:"这两张温度计图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带'+''-'号的数字?"

概念初探:引导学生发现电梯按钮(-1层)、银行存取款记录等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

数轴探秘(15分钟)

教具演示:用教室地板铺设大型数轴,请5名学生扮演"数字精灵"站位(含-3,0,1.5等)

小组任务:

A组用红绳标出"相反数好朋友",总结"只有符号不同"的特点

B组测量各点到原点的距离,发现绝对值规律

C组摆放写有"3/4""-2.5"的卡片,讨论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分类游戏(12分钟)

卡片分类:每组发放20张数字卡(含-π,+10,0,5/7等),按"正整数/负分数/非负有理数"等标准分类

纠错竞赛:教师故意展示错误分类(如将0放入正数),小组抢答纠正并说明理由

课堂总结(3分钟)

思维导图:师生共同完成"有理数家族树",用不同颜色区分整数、分数等分支

生活提问:"明天气温从-3℃上升到5℃,这个变化在数轴上怎样表示?"为下节课铺垫

第二课时:玩转有理数的运算

一、教学目标

运算能力:掌握有理数加减法则,能解决存钱、温差等实际问题

模型思想:通过数轴动态演示,理解运算的几何意义,培养数形结合能力

应用意识:设计"校园理财小管家"活动,体验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

二、教学过程

情境复习(8分钟)

动画演示:播放"小蚂蚁数轴历险记",回顾相反数、绝对值概念

快问快答:"-(-5)的相反数是?""|x|=3.5,x可能是?"激活学生思维

运算探究(20分钟)

生活案例:

①小明零花钱记录(+50买书,-20午餐,+30压岁钱)

②黄山三日温差变化(第一天-2℃→5℃,第二天温差8℃)

小组合作:

1组用数轴模拟资金流动,总结同号数相加规律

2组用温度计教具演示异号数相减,发现"减去负数等于加正数"

3组设计"错题陷阱卡",收集典型计算错误进行全班分析

应用实践(15分钟)

角色扮演:开设"班级银行",学生分别扮演柜员、储户,完成"存取款""跨行转账"等业务计算

创意写作:以"有理数的一天"为题,用运算故事描述数字王国的生活(如"+7和-4相约去0家做客")

拓展提升(2分钟)

趣味挑战:出示"24点"游戏的有理数版本(如用-2,3,6,1组成24)

预告悬念:"两个有理数之间还藏着什么秘密?"引出下节课"无理数"话题

课后练习

实践作业(任选其一):

《家庭收支小管家》:记录一周家庭收支,用有理数计算结余(要求包含3种以上运算)

《数轴上的旅行日记》:创作10个有理数在数轴发生的故事,体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有理数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