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滕王阁序》名句翻译与作文素材应用指南

《滕王阁序》名句翻译与作文素材应用指南

时间:2025-09-08 16:30:02

《滕王阁序》名句翻译与作文素材应用指南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初唐骈文典范,以滕王阁盛宴为背景,融合写景、抒情与哲理,展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与卓越的文采。本文将从名句翻译、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多角度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文本。

原文

《滕王阁序》(节选)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译文

这里是豫章故郡,如今的洪州新府。

星空分野对应翼轸二宿,地理形势连接衡山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衣带,控制楚地,连接闽越。

物产精华,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二星之间;

人物杰出,大地灵秀,徐孺子曾使陈蕃为他专设坐榻。

注释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代天文分野说认为对应楚地。

徐孺:东汉高士徐孺子,豫章太守陈蕃专为他设榻,礼遇贤士的典故。

龙光:指宝剑的光芒,用《晋书》中张华观星发现宝剑的典故。

骈文特点:四六句式工整,"襟三江""带五湖"的拟人手法展现地理形胜。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秋,王勃赴交趾省亲途经洪州,适逢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后大宴宾客。这位二十六岁的天才即席作序,在众人惊叹中完成这篇千古绝唱。此时的王勃因杀奴案被革职,人生跌入低谷,却在此文中展现出超越个人际遇的宏大视野。

作品解析

1. 结构艺术:开篇从天文地理着笔,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形成恢宏的时空框架。

2. 语言特色:骈散结合,四六句式工整铿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成语至今沿用。

3. 情感脉络:表面写宴游之乐,实则暗含"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深沉感慨。

4. 思想境界:在个人失意中仍能发出"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强音,展现初唐士人精神。

鉴赏范文

范文一

《滕王阁序》最动人处在于其矛盾张力。王勃以"童子何知"自谦,却写出震古烁今的雄文;身处人生低谷,却描绘出"落霞孤鹜"的绝美画卷。这种个人命运与艺术成就的反差,正是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文中"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慨叹,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自勉形成情感复调,让骈俪文字有了生命的温度。

范文二

作为骈文巅峰之作,该文突破形式束缚,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用典方面,既有"冯唐易老"的历史喟叹,又有"阮籍猖狂"的当下映照;写景方面,"鹤汀凫渚"的静态美与"渔舟唱晚"的动态美相得益彰。特别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写,将空间透视与色彩美学融为一体,成为后世山水文学的典范。

关于《滕王阁序》的考试重点整理

1. 文学常识:骈文四六句式特点;"初唐四杰"文学地位;王勃生平与创作分期。

2. 名句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等重点句常考。

3. 典故解析:"徐孺下陈蕃之榻""钟期既遇"等八个主要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4. 艺术特色:对偶、用典、声律的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的结合方式。

5. 思想内涵:逆境中的积极人生观;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襟三江:__________

(2)命途多舛:__________

答案:

(1)以...为衣襟(名词动用)

(2)不顺(舛:chuǎn,违背)

二、句子赏析

题目:分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表达效果。

答案:通过反问句式增强语势,"老"与"壮"、"穷"与"坚"的对比突出坚韧品格。两组对偶句层层递进,彰显作者在困境中不改志向的精神境界,成为全文最富感染力的励志名言。

三、比较阅读

题目:比较《滕王阁序》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景抒情的异同。

答案:相同处:都通过楼阁景观引发人生思考。不同处:王勃侧重个人命运感慨,多用典故;范仲淹着眼天下忧乐,直抒胸臆。前者骈俪华美,后者散句为主,体现唐宋散文风格演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