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时间:2025-11-24 18:40:02

村居古诗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本文围绕清代诗人高鼎的田园诗《村居》,提供原文、译文、注释及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诗中描绘的春日乡村童趣与自然生机。

《村居》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译文

早春二月青草生长黄莺飞舞,

杨柳轻拂堤岸沉醉在朦胧春雾中。

孩童们放学后早早回到家中,

赶忙趁着东风放飞手中纸鸢。

注释

【草长莺飞】"长"读zhǎng,形容草木生长、鸟类活跃的春日景象。

【醉春烟】拟人手法,写杨柳枝条在雾气中摇曳如醉酒。

【纸鸢】古代风筝别称,唐代已有"小儿弄纸鸢"记载(见《朝野佥载》)。

创作背景

高鼎晚年隐居江西农村,此诗作于同治十年(1871年)。时值太平天国运动后,诗人通过童真画面寄托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作品解析

1. 结构: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后两句写人文活动,形成动静相映的构图。

2. 语言:"醉"字活用拟人,"忙趁"凸显孩童急切心理,动词运用精妙。

3. 思想:通过乡村日常场景,表达对朴素生命力的礼赞。

范文一

诗中最精妙处在于"醉春烟"的意象经营。杨柳本无意识,诗人却赋予其微醺神态,与儿童放风筝的活泼形成双重生命律动。这种物我交融的笔法,既体现道家"万物有灵"观,又暗含对官场生涯的疏离——唯有回归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范文二

末句"忙趁东风"四字值得玩味。东风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生机与希望(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孩童争分夺秒放风筝的细节,恰似诗人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的挽留。全诗看似白描写实,实则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锤炼,构成一幅意蕴深远的农耕文明画卷。

关于《村居》的考试重点整理

【字词读音】长(zhǎng) 鸢(yuān) 拂(fú)

【文学常识】高鼎属"同光体"诗人,该诗派主张"诗贵清空"。

【意象分析】"纸鸢"象征自由,"春烟"代表朦胧美感。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拂堤杨柳"中"拂"的含义

答案:轻轻擦过

解析:需结合"杨柳枝条摆动"的动态理解

二、主旨理解

题目:诗中"醉"字有何特殊表达效果?

答案:将杨柳拟人化,表现春光的迷醉感,增强画面感染力。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村居》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儿童形象差异

答案:高鼎笔下的儿童纯然游戏,范诗中的儿童已参与劳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