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动活泼的互动设计,带领学生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在识字朗读中培养语言能力,在情境体验中感悟民族团结,最终实现读写结合的综合素养提升。
第一课时:初识边疆小学的多彩画卷
一、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准确认读"坝、汉"等12个生字,重点掌握"晨、绒"等6个易错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
朗读训练: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排比句"从...从...从..."的韵律美,能找出文中3处民族特色描写
内容理解:运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概括法,完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民族风情万花筒(8分钟)
教师展示傣族筒裙、景颇族银饰实物:"同学们摸一摸这些服饰的布料,观察上面的花纹有什么特别?"
学生A:"老师,这个银饰会叮当响,花纹像小太阳!"
教师引导:"说得真形象!谁能用两个词形容这些服饰给你的感觉?"
学生B:"闪闪发亮""五彩缤纷"
教师板书提炼:"绚丽多彩""精美别致",并示范造句:"清晨的阳光照在绚丽多彩的筒裙上。"
生字冒险岛(15分钟)
分组任务:
一组用"坝"字组词接龙(大坝→坝子→水坝→拦河坝)
二组用身体摆"晨"字造型,解说"日字头+辰"的字理
三组比赛书写"绒"字,教师用红笔圈出最佳作品
趣味检测:"现在老师要变身汉字魔法师——'绒'字去偏旁是什么字?加个提手旁呢?"
朗读发现之旅(12分钟)
教师范读第一段:"听老师读'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小路上',这三个'从'像不像小鼓点?"
学生跟读后举手:"我发现'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句话特别美!"
分组朗读PK:女生读安静的上课段落,男生读热闹的课间段落,体会节奏变化
课堂金钥匙(5分钟)
思维导图填空:"这所小学有______(不同民族)、______(美丽环境)和______(有趣活动)"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激发想象
第二课时:品味文字中的团结芬芳
一、教学目标
精读感悟:分析"安静上课"与"欢乐课间"的动静对比,体会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情感熏陶: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友爱互助
写作迁移:仿照课文"总分总"结构,描写自己校园的一个场景
二、教学过程
对比魔法屋(10分钟)
出示两组插图:①树枝不摇了②同学们跳孔雀舞
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小动物都安静下来?"
学生C:"因为同学们读书声太好听,连小动物都被吸引啦!"
教师点拨:"这就是用环境衬托人物,就像我们拍照要选漂亮的背景一样。"
合作探秘营(15分钟)
任务超市:
一组用积木搭建"大青树下的小学"模型
二组表演不同民族学生互相教说方言的情景
三组寻找文中体现"团结"的词语,做成爱心卡片
分享时刻:搭建组展示模型时解说:"我们特意把不同民族的玩偶放在一起上课..."
写作小茶园(12分钟)
写作支架:"清晨的校园真热闹!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
教师巡视指导:"小雨写'有的在打扫落叶'很真实,可以加上'像给大地铺金毯'的想象"
佳作共赏:学生D朗读作品:"操场上飘着跳绳的欢笑声,像一串串彩色的泡泡..."
心灵播种站(3分钟)
播放视频:各族小朋友共跳竹竿舞
教师总结:"就像大青树把根须紧紧缠绕,我们也要和不同民族的同学手拉手。"
课后练习
选题写作:
《假如我是大青树》——用大树的视角观察校园生活
《课间十分钟》——学习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场景
教师赠言:期待同学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写出比孔雀羽毛更绚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