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教学教案

时间:2025-08-13 16:58:0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围绕新闻体裁特点设计,通过两则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消息,引导学生掌握新闻要素、语言特点及历史背景,培养信息提取能力和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解密新闻要素——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

一、教学目标

新闻要素:掌握"5W1H"要素分析法,能准确提取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

语言品析: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简练"的特点,找出至少3处体现语言精准性的词句

背景理解:结合地图讲解渡江战役战略意义,理解新闻事件的历史价值

二、教学过程

战地记者情境导入(8分钟)

道具展示:出示老式话筒模型与记者证:"假设你们是1949年的战地记者,接到前线捷报要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报道"

互动提问:"作为记者,你们认为哪些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告诉读者?"(板书学生回答的关键词)

概念讲解:通过学生回答自然引出"5W1H"新闻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How)

要素寻宝竞赛(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负责提取时间要素:用红笔圈出所有时间表述,讨论"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的特殊含义

B组负责提取地点要素:对照地图标注文中地理名词,理解"芜湖-安庆"段长江的战略地位

C组负责人物要素:分析"我军""敌军的表述差异,体会作者立场

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用板书呈现,教师用思维导图整合要素

语言显微镜(12分钟)

对比朗读:教师用夸张语气朗读改编版(加入修饰语),学生原版对比,讨论"哪版更符合新闻特点"

精准词句赏析:学生自主寻找"突破""摧枯拉朽""万船齐放"等词语,体会动词的表现力

句式发现:引导学生注意短句"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的节奏感

课堂小结(5分钟)

要素填空游戏:出示不完整的新闻要素表,学生抢答补充

延伸思考:"如果现在报道学校运动会,你会抓住哪些要素?"实现知识迁移

第二课时:新闻写作工坊——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

一、教学目标

结构分析:掌握消息"标题+导语+主体"的结构特点,能用不同符号标注课文三部分

写作实践:模仿课文结构,完成200字校园新闻写作,要求包含核心要素

情感升华:通过东、西路军战况对比,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二、教学过程

结构拼图游戏(10分钟)

裁剪展示:将课文随机分成6个段落打印在彩纸上,小组合作拼出正确结构

思考讨论:"为什么导语要放在最前面?主体部分按什么顺序叙述?"

概念强化:通过错位拼贴的反例,强化"倒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性

战况分析师(15分钟)

任务分工:

小组1:绘制东路军进军路线图,标注重要时间节点

小组2:分析中路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的数据表达效果

小组3:角色扮演记者采访"敌军",理解"纷纷溃退"背后的历史事实

情感点拨:通过我军"英勇善战"与敌军"毫无斗志"的对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新闻发布厅(12分钟)

写作支架:

标题公式:事件+结果(例:《我校田径队勇夺区运动会三连冠》)

导语模板:时间+地点+核心事件(例:"本报讯 昨日在区体育中心举行的...)

实战演练:报道近期校园活动,教师现场用红笔标注要素是否齐全

佳作互评:选择两篇习作投屏展示,学生用要素清单互相评价

历史回响(3分钟)

视频拓展:播放《国家记忆》渡江战役片段,感受新闻背后的历史场景

总结升华:"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英勇精神?"

课后练习

选题写作(任选其一):

《班级篮球赛速写》——200字消息,要求包含完整新闻要素

《改写历史》——假设你是1949年小记者,补充采访一位渡江战士的细节

鼓励语:期待同学们用敏锐的双眼发现新闻,用精准的文字记录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