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教案

时间:2025-08-13 19:58:01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针对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设计,通过诵读赏析、意象品析和情感体悟,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壮美意境与革命豪情,培养诗词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领略北国雪景的壮美画卷

一、教学目标

诵读感知:通过节奏划分和重音指导,准确朗读全词,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意象分析:圈画出"千里冰封""山舞银蛇"等5处典型意象,理解其营造意境的作用

情感把握:初步感知词作豪迈气概,能用"雄浑""壮阔"等词语描述阅读感受

二、教学过程

雪景视频导入(8分钟)

多媒体展示:播放北国雪景航拍视频,配合《黄河大合唱》背景音乐

互动提问:"如果用两个词形容眼前的画面,你会选什么?为什么?"(预设:辽阔/磅礴)

词语银行:板书学生提供的形容词,重点讲解"莽莽""妖娆"等课文关键词

诵读指导(15分钟)

教师范读:用红蓝粉笔标出停顿(/)和重音(·),示范"望/长城内外"的节奏处理

小组竞赛:分四组接力朗读上阕,评选"最佳气势组",标准:停顿准确、音量充沛

难点突破:重点指导"分外妖娆"的拖音技巧,通过手势辅助学生感受音调起伏

意象寻踪(12分钟)

任务卡发放:下发带有雪景插图的学习单,要求:

①用波浪线画出3处动态描写(如"舞""驰")

②用方框标出2处色彩词(如"银""素")

互动分享:"‘山舞银蛇’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这和普通写山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5分钟)

填空总结:通过PPT逐步呈现"这首词通过描写______(景物),展现了______(特点)的北国风光"

延伸思考:"如果给这段雪景配乐,你会选择激昂的还是舒缓的?为什么?"

第二课时:感悟革命领袖的豪迈情怀

一、教学目标

手法鉴赏:分析对比手法在"秦皇汉武"与"今朝人物"中的运用效果

情感升华:理解词作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写作迁移:尝试运用意象组合手法描写校园秋景片段

二、教学过程

历史镜头对比(10分钟)

双屏展示:左侧呈现历代帝王画像,右侧展示红军长征老照片

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将‘唐宗宋祖’与‘风流人物’对比?"

关键词点拨:结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分析作者的历史观

深读研讨(15分钟)

角色扮演:

组1-历史评论家:分析"惜秦皇汉武"中"惜"字的深层含义

组2-朗诵艺术家:设计"俱往矣"三个字的朗诵表情和手势

组3-小记者:采访"同学认为当今的‘风流人物’应该是哪些人?"

写作训练(12分钟)

模仿创作:

提供支架:"看______(地点),______(动态描写),______(比喻修辞)"

范例引导:将"秋风"比作"调色师",示范如何化静为动

现场点评:选取2-3份习作投影展示,重点评价意象运用的新颖性

情感升华(3分钟)

视频拓展:播放《长征组歌》选段配合词作书法作品展示

集体朗诵:全体起立配乐朗诵下阕,感受革命豪情

课后练习

拓展作业(二选一):

《我给<沁园春>画插图》:选择最喜爱的两句词,用A4纸绘制配图并写50字说明

《新时代的风流人物》:采访一位身边榜样,用200字描述其事迹和精神

鼓励语:希望同学们既能欣赏诗词之美,更能传承词作中的壮志豪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