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家国》全民阅读倡议书原文与鉴赏
本文围绕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展开,通过原文呈现、白话翻译、逐句注释、创作背景梳理及多维解析,展现古代读书精神的现实意义。读者可从中掌握古诗鉴赏方法,理解陆游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求学竭尽全力,
年轻时用功到老方有所成。
书本知识终究浅薄,
真正理解必须亲身实践。
注释
无遗力(yí lì):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典出《左传》“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
少壮工夫:年轻时下的苦功。陆游强调积累需持久,暗含“厚积薄发”之理。
纸上:代指书本理论。与尾句“躬行”形成对比,体现知行合一的哲学观。
绝知:彻底理解。一个“绝”字强化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诗人将报国无门的愤懑转化为对子孙的教育。子聿是陆游幼子,诗中凝聚了诗人毕生治学心得,亦暗含对当世空谈风气的批判。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色:前两句论治学态度,后两句讲实践意义,四句皆用判断句式,逻辑严密如家训。
2. 语言艺术:“终觉浅”以味觉喻认知,“躬行”以动作代思想,化抽象为具象。
3. 思想价值:突破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局限,提出“行优于知”的进步观点。
4. 情感表达:表面冷静说理,实则饱含对子孙的殷切期望,末句近乎恳切叮嘱。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这首诗以格言体呈现,却充满生活温度。首联“无遗力”与“老始成”形成时间张力,揭示治学的长期性。后联“浅”“躬”二字尤见功力,前者点破知识隔膜感,后者以躬身动作强化实践意象。陆游将书房夜话升华为哲学命题,至今仍为教育箴言。
范文二
诗中暗藏两重转折:由古及今的纵向对比,由书到行的认知跃迁。朱熹曾批评陆游“务外好高”,但此诗显示其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纸上”与“绝知”的强烈反差,实为对当时士人“终日章句”的委婉讽喻,具有鲜明的时代批判性。
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常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存诗九千余首。
关键字词:遗(yí,留存)、躬(gōng,亲自)、绝(jué,彻底)。
意象解析:“冬夜”既写实景,又喻治学环境清冷;“纸”象征间接经验,“躬行”代表直接认知。
核心考点:对比手法、格言式表达、宋诗理趣特征。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无遗力:__________
(2)绝知:__________
答案:
(1)毫不保留
(2)彻底理解
二、主旨理解
题目:后两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治学观?
答案:强调实践高于理论,主张通过亲身验证深化认知,反映陆游经世致用的思想。
三、比较鉴赏
题目:本诗与朱熹《观书有感》在说理方式上有何差异?
答案:陆游以直陈判断说理,朱熹借“方塘”“活水”隐喻;前者重行动指导,后者重思维启迪。
四、名句运用
题目:结合现实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启示。
答案示例:当代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存,此句警示我们需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科研需实验验证,管理需基层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