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三生三世步生莲》原文及赏析

《三生三世步生莲》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5-08-28 09:00:02

《三生三世步生莲》原文及赏析

本文围绕古典诗词《三生三世步生莲》展开,系统梳理其原文、译文、注释及文学价值,并附鉴赏范文与考试要点,为读者提供多维度的解读参考。

原文

《三生三世步生莲》
(唐)佚名

莲步轻移三界外,
香尘暗度九重天。
前生未了因缘债,
今世重来续旧篇。

月下曾盟双玉佩,
风前再系五丝弦。
此心不共沧桑改,
只向蓬莱觅谪仙。

译文

踏着莲步轻盈穿越三界之外,
芬芳的尘埃悄然飘过九重天。
前生未能偿还的情缘债,
今生重新来续写未完的篇章。

曾在月下以双玉佩立下誓言,
如今风中再度系起五色丝弦。
这颗真心不随岁月变迁更改,
只愿前往蓬莱寻找谪降的仙人。

注释

【莲步】女子轻盈的脚步,典出《南史》"步步生莲花"

【九重天】道教指天的最高处,象征仙界

【双玉佩】古代情人信物,取"成双"之意

【五丝弦】五色丝线编织的琴弦,暗喻缠绵情思

【蓬莱】海上仙山,喻指理想境界

创作背景

唐代道教文化盛行,此诗融合仙道思想与爱情主题。作者借女仙谪降的传说,表达对永恒之爱的追寻。中晚唐时期,此类游仙题材在文人诗中颇为流行。

作品解析

1. 结构上采用七律体式,前四句写因果轮回,后四句述坚贞誓言

2. "莲步""香尘"等意象构成朦胧仙境,与"玉佩""丝弦"的人间物象形成张力

3. "不共沧桑改"直抒胸臆,突破传统游仙诗的虚无色彩

4. 每联末字"外""天""债""篇"等押平水韵,音律婉转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该诗最显著的特点是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诗人将三生轮回压缩在八句之中,"前生""今世"的明确时间标记,与"三界""九重"的空间延展相互呼应。颈联"月下曾盟"与"风前再系"形成工整的今昔对比,玉佩丝弦的细节描写赋予抽象情思以具体质感。尾联"不共沧桑改"的宣言,使仙道题材回归人间真情,体现唐代宗教诗歌的世俗化倾向。

范文二

诗中意象系统具有典型道教色彩。莲步生尘的意象组合,既源自佛教"步步生莲"典故,又融入道教羽化登仙的想象。九重天、蓬莱等道教仙境意象,与双玉佩、五丝弦的凡间信物并置,构成"天人合一"的审美效果。诗人用"谪仙"暗喻被贬人间的仙子,既保持仙道文学的神秘性,又赋予其人性温度,这种处理方式在晚唐爱情诗中独具特色。

考试重点整理

1. 重点字词:谪(zhé)仙、纶(guān)巾、步生莲(典故)

2. 文学常识:唐代游仙诗发展脉络、律诗对仗规则

3. 核心意象:莲步(高洁)、双玉佩(忠贞)、蓬莱(理想)

4. 艺术手法:时空跳跃、仙凡对照、典故化用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莲步:__________

(2)谪仙:__________

答案:

(1)女子轻盈优美的步伐

(2)被贬入凡间的仙人

二、主旨理解

题目:"此心不共沧桑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超越时空的坚定爱情观,强调真心不会随世事变迁而改变。

三、比较鉴赏

题目:本诗与李商隐《无题》在爱情表达上有何异同?

答案:同:都描写生死不渝的爱情。异:本诗借仙道意象抒怀,李诗更多现实寄托;本诗语言明快,李诗含蓄朦胧。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三生三世"观念在现代爱情观中的意义?

答案示例:传统文化中轮回观强调责任与承诺,对现代快餐式爱情具有反思价值,但需注意其宿命论色彩与当代自主意识的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