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原文及赏析
引导语: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以浪漫想象描绘理想世界,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颠覆传统悲剧,表达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本文提供原文、白话译文、创作背景及多角度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现代诗的象征意义与艺术价值。
原文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译文
远处街灯亮起的光芒,
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天上显现的点点星辰,
又似人间点燃的盏盏街灯。
我猜想在那云雾缭绕的天际,
必然存在繁华的集市。
集市中摆放的种种物件,
必定是人间未曾得见的奇珍。
你看那清浅的银河,
定然不会太过宽阔。
分隔两岸的牛郎织女,
一定能牵着牛儿自由相会。
料想此时此刻,
他们正在天街漫步。
若不相信,且看那划过的流星,
正是他们手持灯笼行走的身影。
注释
"缥缈"(piāo miǎo):形容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样子。
"天河":即银河,古代传说中阻隔牛郎织女的天界河流。
"牛郎织女":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人物,被天帝罚隔银河两岸,每年七夕才能相会。
艺术表现:通过"街灯-明星"的意象转换,构建人间与天界的诗意联系。
情感表达:四次使用"定然"强化确信语气,展现对理想世界的坚定向往。
创作背景
1921年创作于日本留学期间。时值五四运动后,作者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传统神话的双重启发下,试图用现代诗歌形式重构民间传说。诗中颠覆了牛郎织女悲剧结局,反映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
作品解析
1. 结构特征:采用"地上-天上-人物-动态"四层递进结构,每节三行,押宽松的尾韵。
2. 语言特色:口语化表达与古典意象结合,"定然"的重复使用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3. 思想内涵:通过重构神话表达对自由恋爱的赞美,隐含对现实束缚的批判。
4. 艺术创新:将中国传统星象观念与现代都市意象并置,创造新的诗歌意境。
鉴赏范文
范文一
诗人以惊人的想象力消弭了天地界限。街灯与明星的互喻打破物理常规,构建起超验的诗意空间。尤其"提着灯笼在走"的流星意象,将瞬间的天文现象转化为永恒的生活场景,这种动态化处理使古老传说焕发新生。四个"定然"的排比,既是对理想世界的宣誓,也暗含对现实缺憾的弥补。
范文二
该诗最显著的特征是颠覆性重构。传统七夕故事强调分离之苦,诗人却将银河改作"浅浅的"可涉之水,让悲剧人物获得自由行动的权利。这种改写并非简单的乐观主义,而是通过空间重构表达存在主义思考:所谓命运枷锁,或许只是观察视角的局限。结尾流星意象的突然介入,在稳定结构中制造惊喜,体现新诗的运动美感。
考试重点整理
1. 字词读音:缥缈(piāo miǎo)、陈列(chén liè)、闲游(xián yóu)
2. 文学常识:中国新诗发展初期代表作,自由体诗形式,创作于1921年
3. 核心意象:街灯/明星(视觉通感)、天河(空间象征)、灯笼流星(动态隐喻)
4. 艺术手法:递进式结构、口语化表达、神话原型重构、肯定性重复
重点试题和答案参考
一、词语解释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1)缥缈:__________
(2)定然: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隐约朦胧、若有若无的样子
(2)必定,表示肯定判断
二、主旨理解
题目:"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案:颠覆传统传说的悲剧色彩,主张爱情自由的可实现性,反映五四时期反对封建束缚的进步思想。
三、比较鉴赏
题目:比较《天上的街市》与《迢迢牵牛星》对银河意象的处理差异
答案:《迢迢牵牛星》中银河是永恒阻隔,突出"泣涕零如雨"的哀伤;本诗将银河弱化为"浅浅的"临时障碍,强调"骑着牛儿来往"的自由,体现现代人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四、拓展运用
题目:如何理解"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体现的诗学特征?
答案示例:将抽象想象具象化为可验证的自然现象,既保持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又赋予诗歌现实支点,体现新诗"想象与现实交融"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