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校园安全教育》教学教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本教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校园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处理校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第一课时:认识校园安全隐患
一、教学目标
安全知识:系统掌握"摔、碰、挤"等10个安全关键词,重点理解"楼梯""走廊"等5个重点区域的安全规范
情境识别:通过图片观察,能找出至少3处校园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说明其危险性
行为规范:学会用"不...不..."的句式表达安全规则,能完整说出5条校园安全守则
二、教学过程
安全小侦探导入(8分钟)
情境体验:展示校园不同区域的图片(楼梯、操场、教室等),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行为
互动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词语拓展:引导学生说出"危险""安全""保护""规则"等词语,并解释这些词语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性
安全知识大闯关(15分钟)
分组任务:
A组负责找出教室里的安全隐患,讨论"尖锐物品""电器使用"等安全问题
B组负责操场安全,通过角色扮演展示正确的游戏方式
C组重点学习"上下楼梯"安全,用"靠右行""不推挤"等关键词制作安全标语
趣味竞赛:每组展示成果后,其他组补充点评,表现最好的组获得"安全小卫士"称号
安全故事会(12分钟)
教师讲述:分享一个校园安全小故事,突出主人公如何避免危险
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并分享应对方法
情景模拟:请几组同学表演正确与错误的做法,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课堂小结(5分钟)
安全口诀:师生共同创编"校园安全三字经",如"上下楼,靠右走"等
延伸提问:"放学后,我们在校园里还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安全防护我能行
一、教学目标
应急能力:学习简单的伤口处理和呼救方法,掌握"先...再..."的应急流程
责任意识:培养同学间互相提醒、关爱的安全意识
实践应用:能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校园生活中,制作个性化的安全提示卡
二、教学过程
急救小课堂导入(10分钟)
实物展示:出示创可贴、消毒棉签等简单医疗用品
互动演示:教师示范如何处理小伤口,请学生模仿练习
情境讨论:"如果看到同学受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说出"先报告老师再帮助同学"的正确流程
安全实践训练(15分钟)
任务分工:
小组1:设计"课间活动安全"海报,用图画表现安全规则
小组2:编排"遇到危险怎么办"的情景剧,展示正确的求助方式
小组3:制作"校园安全地图",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区域
成果展示:各组轮流展示,其他同学提出改进建议
安全创意工坊(12分钟)
创作指导:
提供模板:"在______地方,我们要______,因为______"
鼓励学生用彩色卡纸制作个性化的安全提示卡
展示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安全角",并讲解设计理念
总结升华(3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校园安全动画短片,强化安全意识
集体承诺:全班同学一起宣读"安全承诺书",承诺遵守校园安全规则
课后练习
实践任务(任选其一):
《我的安全日记》——记录一天中观察到的安全或不安全行为,并写出改进建议
《设计安全标志》——为学校需要提醒的区域设计安全警示标志
鼓励语: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校园安全的小卫士,保护自己,关爱他人!